|
年画《二十四节气图》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
中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寒露种麦,十天不早。”这些广为流传的节气农谚,是对农事经验的科学总结,如今对农业生产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十四节气衍生出了很多谚语、歌谣、诗文,对文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脍炙人口,雅俗共赏。
二十四节气在各地传承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俗,如登封千人饺子宴、九华立春祭、石阡说春、班春劝农、苗族赶秋、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等。再如,清明时节各地都有踏青的习俗,这也是一个寻根问祖的节日。对祖先的祭奠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文化标志。
“在登封周公庙,有每年春分秋分两次隆重的祭祀活动。”闫松涛说。
二十四节气,这首源自“天地之中”的歌,已经传唱了三千年。它的精神,已经融进我们的呼吸里;它的神韵,充盈在我们的血液里。这一文化瑰宝孕育于四季分明的嵩山地区,普遍适应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如今,申遗成功,世界瞩目。二十四节气将以中国国粹的身份重新走向世界,研究和了解二十四节气,就能找到打开中华传统文化大门的金钥匙。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二十四节气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7日第7版 【本文责编:敏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