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发现的重要早期遗址,如良渚、陶寺、石峁等,都发现了与冬至、夏至等节气有关的遗迹。石峁古城距今约4000年,其东门方位偏北,那个角度,正好夏至的日出能照进来。主持发掘的孙周勇先生认为,这应当并非偶然。
4000多年前的陶寺和5000年前的良渚,均发现了测日影的观象台遗址。主持良渚发掘的刘斌先生认为,当时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应该对季节的变化有了较深的认识。
二、“立竿见影”发现节气变换
发现冬至这事,从技术上说并不复杂。
阳光南斜,树木的影子越来越长。因此,聪明的古人想到一种简单的办法:“立竿见影”,竖一根木棍测量日影的长短变化,就能发现太阳运行的奥秘。
当然,测日影是大事,不会那么简陋,古人使用的仪器叫“圭表”。所谓“表”,就是直立的杆子(或石柱),“圭”是平放在地面测定影子长度的刻板。正午时分,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它的影子,根据影子的长度变化,就能了解太阳的运行,影子最短时是夏至,最长时则是冬至,以此确定回归年。
据刘晓峰教授介绍,殷商时已经掌握“日中测影”,即以圭表测量日影的科学方法,在技术上完全可以精密地测定冬至的日期了。
到了西周,为迁都地理位置优越的洛邑,周公主持了一次寻找“地中”的著名天文观测,“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即“影”),求地中,验四时”。
简单地说,就是竖起8尺高的“表”,夏至的日影长1.5尺,冬至的日影长13.5尺,这种地方就是“地中”。以此为标准,周公在阳城(今登封)找到了地中。如今登封告成镇观星台南边,有“周公观景台”,这是唐代天文学家建的纪念性石圭表,其尺寸与《周礼》的记载相合。
冬至和夏至这样的时间节点,很多文明都发现了,并利用圭表呈现日影的长短,古人发现了冬至和夏至。别看这办法简单,却十分管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国所测定的回归年数值的准确度都是世界最高水准。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认识到了冬至这样的时间节点,形成了很多庆祝太阳复活的仪礼。但作为农耕民族,中国古人显示了更高的智慧,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们逐渐将季节细分,战国成书的《吕氏春秋》,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名字,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标识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淮南子》所记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已经与现在完全一样。
就这样,古人用“立竿见影”的方法,弄清了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的规律,洞察了这些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三、斗转星移丰富节气内涵
在二十四节气的建构过程中,星象和物候逐渐被纳入进来,使二十四节气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看星星,是古人认识季节和时间的另一途径。古代没有污染,夜晚星空灿烂,美得让人心醉,长年累月看星星,人们发现星空有着无穷的奥秘。北极星永远安定地挂在北方,北斗七星则不断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于是,他们在星空中发现一个巨大的钟表表盘:北极星的表芯,北斗星是指针,那么时间刻度怎么办?聪明的古人把星空分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个星区,每个星区选出七个星,组成二十八星宿,这就成了表盘上的刻度。看着斗转星移,古人就知道了时间和季节。
这个发现很快融入二十四节气体系,成为节气的天文定位。《淮南子·天文训》就是根据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来定二十四节气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大河报》2016年12月17日第12版 【本文责编:敏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