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一月,在冬三月的正中间,也称仲冬、冬月。另外,它还有辜月、畅月、鼠月、葭月等别称,律中黄钟。辜者,故也,有“吐故纳新”的意思,因为十一月阴极阳生,新年伊始。“畅”则是“充”的意思,辜、畅都表示此月万物充实,准备向外发的状态。
为什么说十一月是“新年伊始”呢?原来,十一月是“建子之月”,按古人关于月份与十二地支的对应,此月排在首位,故又称“鼠月”。这个月有重要的节气“冬至”,冬至是阴极阳生的转折点。据说在先秦的周代,就把这一月当做岁首(即一年的开始),汉代以后,才使用以“寅月”为岁首的夏历。因为冬至的特殊地位,再加上有周历把它作为正月的历史,所以它常被当作真正的年周期之始。
至于“葭月”,很多书说“冬月葭草吐绿头,故称葭月”。这是望文生义的解释。冬至月正冰天雪地,葭草(芦苇)又不是梅花,是不可能吐绿头的。实际上,这里的葭指的是“葭灰”,来自古代的实验,冬至那天,十二律管中最长的律管——黄钟管有葭灰飞出,所以我们说十一月“律中黄钟”。
十一月的天象,《尚书·尧典》中就有“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的记载,是说十一月冬至的白天最短,晚上天黑后正南方向可以看到昴星高挂。古人常把这一典故用在诗中,如南朝诗人傅亮的《冬至》,就有“星昴殷仲冬,短晷穷南陆”之句,后一句是“白天最短、太阳最南”的意思。
古代写到十一月的诗,大都是围绕“寒冷”这一主题来写的。唐代边塞派诗人高适有《蓟门行五首》,其一为: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人归?
除写出边塞将士的严整、艰险外,也写出了边城十一月大雪纷飞的景象。
十一月中国北方是这样,那么江南呢?气候则温和得多,看唐人吕渭的《状江南·仲冬》:
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海将盐作雪,出用火耕田。
江南的冬天,紫甘蔗长得还很茂盛,没有下雪,只好把海边的晒盐场想象为雪地了,农民正放火烧荒,准备耕种下一季的作物了。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2月3日第10版 【本文责编:敏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