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一古老民间历法的关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突出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名称为最重要的节气,自古以来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那么,中国哪些古书中记载了“二十四节气”呢?
夏历先书《夏小正》
目前我们能够找到的最早记录星象物候变化与一年中四季与月份关系的书是《夏小正》。《夏小正》全文400 余字,它以全年十二个月为序,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侯、民事、农事、气象等方面的内容。古文《夏小正》用字简练,记载文字大多是二字或三字一句,再加上时间的推移今人读起来觉得有些难度。但文字记载的星象位置经有关专家研究证明是从夏代到商代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在许多后来的著作中可以印证。夏小正一书证明,我国古人对于星辰、北斗的变化规律研究已达到了当时的一个高度。《夏小正》书中依据天空星象的位置,相对配合记载了物候变化,“雁北乡,獭祭鱼,鹰则为鸠,有鸣仓庚,鹰始挚,寒蝉鸣,陨麋角”等与现代所见七十二物候中的多处内容相同。
《夏小正》所记载的内容和所观察的范围是后来形成的二十四节气的基础,是古人在气象物侯方面取得的里程碑式的成就。
《逸周书》章节论述节气
《逸周书》旧序中说“所言文王与纣之事,故谓之《周书》”。说周代的事,那就是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书中卷六第五十一章周月解和五十二章时训解,五十三章月令解,是对当时气象节气历法的一个全面记录。其中,周月解文字不多,但叙述明确,“月周天进一次而与日合宿,日行月一次而周天,历舍于十有二辰,终则复始……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中气以著时应、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间,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夏数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汤,用师于夏,除民之灾,顺天革命,改正朔,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以建丑之月为正,易民之视,若天时大变亦一代之事,亦越我周王致伐于商,改正异械以垂三统,至于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夏焉,是谓《周月》以纪于政。”这一章中所记载的中气,春三月只有春分是后来划定的中气。惊蛰和清明应为节气。春三月中气与现代使用情况有所不同,惊蛰、春分、清明三个节气相连共45天,与每月一中气也不相符,这是最早的三统历成书后,被写《三统历谱》的人将春季节气颠倒的原因。
《逸周书》已明确了中气在每个月中的使用顺序,并有了中气的名称。时训解第五十二中已完全记录了二十四个节气以及七十二个物候的名称,重要的是书中将节气与物候现象与时事、政治、民生有了紧密的联系。如“惊蛰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蔬不熟。”“大雪之日,鵙鸟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将帅不和,荔挺不生,卿士专权。”在这里每个节气中物候的自然现象被人们赋予了另外的意义,其中有合理的观察,也有迷信的不科学联系,如“草木不萌动,果蔬不熟”就比较合理,到了惊蛰之日,地气上升,温度应该升高,草木应该开始初生了,如果此时草木还不生长,按现代说就是气温偏低,或遇春寒,季节推后了,那么,后边生长的日子就会被挤占了,生长时日不够了,植物的果实自然就不会成熟,至于一些和国家政治事物治国之策相联系的事情,我们现代人很难理解当时人的观察范围、角度,或总结方法。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缺少更多的知识,所以有唯心或附会的东西是可以理解的。这么重要的一本书经过许多人的编写、审看,最后成书并指导人们的治国、生产、生活行为,在当时一定是合时宜的。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逸周书》对于节气和物候的认识和记录已经成熟,已完全具备了形成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的条件。但在“周月解、时训解、月令解中都没有提到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的数量名称,只是对“中气以著时应”作了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出,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的名词总结出现是在《逸周书》之后。也可以看出,我国节气文化的演变和漫长推进轨迹。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倩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