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二十四节气

首页民俗学专题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时间留下脚印 人间四季轮回
  作者:记者 郑海鸥 宋梁缘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12 | 点击数:3404
 

  日前,“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长期标注在国家通用日历中,二十四节气歌也为人们所熟知。那么,二十四节气分别有什么特点?每个节气有怎样的习俗呢?

  真正的太阳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其实二十四节气严格按照太阳视运动的规律确定一年四季的季节时间,是真正的太阳历。

  那么,什么是阳历、阴历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解释,“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要说时间,就要找一个参考,且参照物应具备人们可以共同认识、恒久、具有周期性等条件,才可以作为衡量我们的标志。最方便适合条件的就是太阳。所以阳历又称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从日出到日落叫一日,但只有这个长度不够,我们又选择了月亮。阴历即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我们的传统节日如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腊八、七月七等都和月亮有关系。为了调整和阳历的关系,古代人采用闰月的办法,如闰六月、闰八月。”

  刘魁立介绍,我国自夏代就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加以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我们所称的“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清明和冬至等,都依据过去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立。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渗透在中国人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

  二十四节气主要形成于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据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介绍,早在春秋以前,人们已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测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大节气。《尚书·尧典》是有关测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间的最早文献。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出现,只是个别名称位置不同。《淮南子》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与当代二十四节气系列完全一致。

  二十四节气渗透在中国人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围绕每一个时令节点,人们自发组织农事生产,有序安排家庭和个人的衣食住行,使传统知识体系在丰富多彩的仪式实践和民俗生活中得以存续。

  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首,时间在公历2月4日前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这一时节,人们感觉明显的温暖,草木开始萌动。萧放介绍,民谚有“立春阳气生,草木发新根”。立春之后,农时趋紧。河北邯郸有民谚:“宁舍一碗金,不舍一日春。”

  雨水 公历每年的2月18、19日。这时的温度上升,雨水增多。古代节令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天一生水。”人物之生,皆始于水。春天发生春旱的几率较高,所以民间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惊蛰 公历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萧放说,惊蛰雷与年成有关系,“惊蛰雷雨大,谷米无高价。”“雷打惊蛰后,低田好种豆。”“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棉。”

  春分 公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春分在商代以前就被确定,是农事的重要节气。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肖克之说,“春分时节,古代皇帝到日坛祭祀太阳神,现在北京朝阳区还会举办春分祭日的民俗活动。”

  清明 公历每年的4月5日或6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萧放认为,“清明是重要农事节令,‘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谷雨 公历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

  立夏 夏季开始的节气标志,公历每年的5月5日或6日。立夏是生长的时节,万物呈现勃勃生机。刘魁立介绍,“杭州一些地方在立夏有吃乌米饭和登高的习俗。”

  小满 公历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时节,农田管理十分重要。由于农事繁忙,湖北民谚有“立夏到小满,亲家来了都不管”。

  芒种 公历每年的6月6日或7日。萧放介绍,这一时节长江中下游进入丰水期,人们在雨中忙于夏种夏收,民谚“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

  夏至 公历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14小时左右。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小暑 公历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小暑为农历六月节,正值初伏前后,小暑为小热之意。萧放说,南方民俗认为小暑日的东南风是干旱的预兆,江南谚语称“小暑吹了东南风,四十五日拔草风”。

  大暑 公历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大暑为农历六月大热之时,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俗话说:“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

  立秋 公历每年的8月7日或8日,立秋表示秋天的开始。《逸周书·时训解》记载立秋的物候是:“立秋之日凉风至”,接着是“白露降”“寒蝉鸣”。民谚说:“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处暑 公历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昼夜温差增大,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

  白露 公历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白露时节的古代黄河流域物候是鸿雁南飞,燕子南归。过白露后,气温开始下降,民谚有“一场秋风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

  秋分 公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时节,人们忙于秋收、秋耕、秋种,所谓三秋大忙。

  寒露 公历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节标志性的物候是金菊盛开。从农事上看,棉花成熟,人们趁天晴赶紧采摘棉花,民谚:“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

  霜降 公历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萧放介绍,“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但就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霜降是寒气到来的日子,民谚有“霜降霜降,移花进房”。

  立冬 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旧时农俗,立冬,观察风向,可预知来年农事丰歉。民谚有“立冬西北风,来年五谷丰”。

  小雪 每年公历11月23日或24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始降小雪。小雪节气下雪是好兆头,民谚:“小雪雪满天,来年是丰年。”

  大雪 公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矣。”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有时小雪不见得降雪,但大雪一定有雪,民谚有“小雪不见雪,大雪满天飞”。

  冬至 公历每年的12月21或22日。刘魁立指出,冬至在传统社会是要加以庆祝和纪念的,相当于节日。如今浙江一些地方也叫冬至节。北方冬至吃饺子,南方冬至吃汤圆,包含了我们对时间节点的敬重。

  小寒 公历每年的1月5日或6日。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小寒期间。此时的物候是大雁准备向北飞,喜鹊开始筑巢,家鸡开始孵蛋,野鸡开始鸣叫。

  大寒 公历每年的1月20或21日。此时为一年四季最寒冷的时节,寒气之极,故曰大寒。民谚有“小寒冻土,大寒冻河”。人畜都要保温防寒,古代的腊日就在这一时节,腊日的腊鼓就在于驱除寒气,召唤阳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数字版》2016年12月10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一篇农谚 让你读懂二十四节气
下一条: ·华师大民俗学研究所茶博士创立校园“节气茶会” 大雪夜围炉煮茶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张玲 张皓南]鲁南五大调在“双创”中的实践·[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
·[詹涛]从“走四方”到“守家园”:市场订单制下的代工生成的新华银器锻制技艺·[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
·[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