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二十四节气

首页民俗学专题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还有意义吗
  作者:记者 徐明徽 杨宝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07 | 点击数:18778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那么,“二十四节气”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除了中国,还对哪些国家有指导作用?对现代天文学是否还有意义?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在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东至这八个节气名称,目前已知最早记录完整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文献,是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中国传统历法中就蕴含了古人对“天”追问的智慧:将节气物候写入历中,只要说出这个日子,就已道出这个节气的天象地气、物候的特征。古人在观测身边动植物、天气情况有规律的变化中,总结出清明、雨水、惊蛰、大雪、霜降等称呼。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部分,说的并非太阳的运行情况,而是“物候”状况。由于物候因冷暖变化而变化,总是与太阳周年运动有关,所以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周年视运动而推算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太阳的周年运动只是人们视觉上感觉。人类居住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大地的运动,却看到太阳在空中运动,一年中正好转一周。天文学家将太阳的这种“运动”称为“视运动”,而“太阳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就是所谓的“黄道”。

  黄道一圈为360度,如果以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至赤道上时)太阳在黄道所处的位置为黄道0度,每隔15度取一个点,恰好可以得到24个点。这24个点所在的位置。从理论上说,就是二十四节气的位置。每隔大约15天,太阳就转过15度(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转动了15度),就到了一个节气。依旧有现实意义

  “二十四节气”主要是基于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总结而来,对周边国家是否适用?对中国南方的农事是否有指导意义?

  “二十四节气在春秋战国时有了雏形,西汉在太初历中确立。这一时期中国文明中心还是在黄河流域,所以确实是根据北方气候确立而来的。”李汀表示,黄河流域是温带季风气候,凡是海陆分布类似,处于这一纬度的国家气候都是大致符合“二十四节气”的,比如日本虽是岛国,但靠近欧亚大陆,也会受到梅雨影响。

  而相对于中国北方,在南方“二十四节气”文化上的意义大于科学方面的意义。“比如到了清明,南北方都要去上坟踏青。冬至南方可能并不冷,到海南甚至没有明显四季变化,长年炎热,但到了这天人们还是会过节。北方是吃饺子,南方可能是吃汤圆。”

  “二十四节气”古代主要是用来指导农事,现在天气预报等科学预测已经很发达,李汀直言“二十四节气”对现在的科学来说已经过时了,也不再有指导农事的价值,但它依旧有现实意义。“虽然二十四节气”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精确天气的需要,但一方面通过“二十四节气”,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人对自然观察的能力。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中的很多物候概念已经成为一种常识,通过这套体系大众可以学到一些物候学方面的知识。

  对于现代天文学,“二十四节气”还有意义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生刘博洋介绍,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二分二至对现代天文学依然有用。“尤其是春分,作为黄道和赤道的升交点,是天文观测中经常用到的重要的时间点:描述天体位置的赤道坐标系的经度(赤经)的起算点就是天球上的春分点;一年中某个具体日期,特定赤经的天体适合观测的时间,可以通过当天跟春分点的日期差值快速口算出来。”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象科普作家李汀(微博@大脸撑在小胸)介绍,“二十四节气最早被确立下来的是冬至和夏至,古人观察到每年大概都是某一天白天时间最长,就把这天确立为夏至,又把晚上最长的一天确立为冬至。这两天把一年平均分为两部分,然后再把这两部分等分,确立了白天夜晚等长的春分和秋分。”

  由于气候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变化,根据太阳运行规律总结而来的“二十四节气”有了指导农事的作用。李汀表示,“二十四节气”的系统是在精确天文划分下,再加上一些物候概念,以利于指导农事。但加上物候概念之后,在更丰富的基础上,其精确性就大打折扣。比如说立春,以现在概念来看,立春不一定就是入春的那一天,再比如谷雨,也不一定当天就会下雨。但“二十四节气”对气候变化的大致趋势把握是准确的。比如立春之后,天气大趋势是开始转暖的,谷雨之后,雨水是会越来越多的。古代农业靠天吃饭,有这样的判断足以指导农事。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曾为此次申报工作提供部分学术支持。他表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最基础的知识,是每个中国农民开始学习种地最先会记在脑中的知识,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的本质,就是遵循季节的变化来从事生产活动、获得生产资源的,比如春种秋收。因此能够预测气候冷暖变化,就能够保证最好地利用时间的变化。

  文章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本文责编:赵昱】

上一条: ·二十四节气:充满诗意的时间坐标
下一条: ·申遗代表团成员还原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背后的故事
   相关链接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王晓鸣]关于二十四节气传承传播情况的思考
·[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罗远玲]粤西年例传说的地方意义叠写与中华文化认同
·[李才景]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岷州宝卷·[代清]灶王传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叙事向度、当代意义及现实实践
·[陈薇]“屋漏”型故事的结构表达及叙事意义·四时花开 ——“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展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郑新胜]关于民俗审美问题研究的思考
·[张子健]浅析泰伯形象的政治隐喻意义·[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张云莉 张隽波]“节气”考略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