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近日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湖北有哪些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习俗?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后该如何传承?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具有几千年历史。中国政府代表团在埃塞俄比亚推介二十四节气时称,中国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中国尊重自然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同时反映了农业生产和相关仪式、民间活动的平衡管理以符合季节的变化。
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守华称,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五大类别。二十四节气应归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遗产领域。
此前,我国入选人类非遗的还有昆曲、古琴艺术、南京云锦、中医针灸、中国剪纸、京剧、皮影戏等三十多项。
蕴含的民俗文化值得挖掘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被全国各地所采用,并被多民族共享,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长期研究民俗文化的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导向柏松介绍,二十四节气具有准节日性质,由此衍生出丰富的习俗。在湖北一些地方,冬至要吃热乎乎的面疙瘩驱寒,夏至吃凉性的粽子,寒露吃红苕,惊蛰吃炒黄豆等。向柏松说,几乎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节令食品,既与相应物产成熟季节有关,相应的饮食调节对健康也有利,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智慧。中医、现代养生也依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进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等。
但随着时代变迁,二十四节气在农耕社会中具有的重要实用价值在淡化,现在要传承,需更多关注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向柏松举例说,立春节气曾有“鞭春”习俗,人们鞭打土牛或纸糊的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策励农耕。几年前,“鞭春之礼”曾重现北京古观象台,吸引游客参与这一民俗活动。
诗意应积极传承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后,众多网友对其诗意的描述所叹服。有网友说,“谷子开花时的雨,即为谷雨,麦浆即将充满麦粒,是为小满,还有白露,多好听啊!光听名字就觉得充满诗意和韵味。”更有网友赞其二十四节气是“最美的日历”。
网友们还找出不少与节气相关的诗文,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孟浩然的“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白居易的“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杜甫的“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二十四节气承载了中华民族诗意的记忆,应该以各种形式传承下去”,向柏松呼吁,二十四节气进入小学课程,成为培养孩子认知自然万物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间坐标。此外,制作日历、台历时不妨应标注上二十四节气,并附带相关的知识或诗文,让更多年轻人熟悉这一文化瑰宝。
(本文原载荆楚网-湖北日报2016年12月6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赵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