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隋少杰]性别思想与“双性同体”
  作者:隋少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19 | 点击数:9264
 

  六、“双性同体”的学理意义

  这种对于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苦与乐、男与女、自我与非自我两重性和统一性的理解,在女神的早期雌雄同体形象上就得到了深刻的阐释。

  希伯来的《光辉之书》曾经记载道,每一个灵魂和心灵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都是由一个男性部分和一个女性部分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体的。在它一下降到人间,这两个部分才分离开来;在获得生命的同时,成为两个不同的躯体。这种对个体的诞生和性别由来的解释在创世的神话那里得到印证。

  在宇宙由来的创世神话中,往往预设一个先于时空存在的原始整体。它或者表现为混沌,或者就是一个球形的宇宙卵——通过它的爆裂露出了具有生殖力的众生之父,然后他再一分为二而成男女,进而分门别类地生育出自然界的万物。个人之不朽的基本要素与宇宙万物的祖先同出一辙;创世神话同时也揭示出个人和性别的起源。这一过程包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个从“一”到“二”的过程恰恰象征着从完美的境界堕落到二元状态的开始,从此人类走上了残缺的、分裂的命运之途;而通过男女之爱使“二”合为“一”、产生新生命的过程,又象征了从残缺、分裂到完美、永恒的回归,它是新的宇宙演化周期的开始。由此可见,二合为一、双性同体的状态是完美、永恒状态的象征。

  双性同体的神灵在早期更多地表现为女神的形态。这大概基于对于女性原则的认识。“爱的实质,就是寻找被分离的部分,并要求恢复整体”[20]。爱的原则是女性的原则,正是“爱”的存在使双性同体、合而为一成为可能,因为“爱的最终经验是理解到‘二’的错觉之中含有同一性,即‘此中有彼,彼中有此’”[21]。

  “柯勒律治曾说,伟大的心灵总是雌雄同体两性因素并存在……只有当两性因素融为一体之时,心灵才会才气横溢,充分发挥其所有功能”[22]。当我们再度谈论双性同体神的现实意义时,“双性同体”在很大程度上或许并不是意指经验意义上的、生理层面上的雌雄两性人——它的存在或许基于上帝的特别眷顾,或许不过是造物主不经意的错误。但是从它推衍开来而形成的无数奇思妙想却是人类独特的创造。正是借着这种双重形象的想象翅膀,人类的心灵仿佛才能够聆听到异域彼岸的绝世之响。因此,“双性同体”在更多时候借指人的某种完美的心灵状态和生命状态;在人类超越本质的意义上,它寄托了人类渴望实现沟通、爱、美德与“自我”之完整人格的梦想。“双性同体”概念的真正内涵恰正在于:消除自我中心主义,在尊视生命的基础之上实现自我和他者的沟通、理解与终极融合。

  基于上述认识,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每个人的心灵都是既具男性因素,又具女性因素的。“双性的心灵是易于共鸣而有渗透性的……充分发展的心灵之特征,乃是它不会特别地或孤立地考虑到性别”[23]。荣格也认为,所有人都是先天的男女同体,两性通过了解自身异性的因素而达到与异性沟通的目的。心理学同样证实,男女双性气质者兼有单一气质者的种种优点,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性别自认和环境适应能力。由此可见,性别差异并非不可逾越,相比之下倒是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更为关键一些。

  于是,当我们带着“双性同体”大胆的设想再一次反观“社会性别”的时候,我们会蓦然发现:在界限分明的社会性别身份背后,恰恰是内在的双性态人格现实。男性气质/女性气质是社会的建构,并不必然与男性/女性发生一一对应的关系,因而从人格层面上,男性和女性都可同时具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事实上,真正的单一气质表面下隐藏的正是男女双性气质的特点。然而,在女权主义者对于“社会性别”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历史条件业已改变的今天,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的女性依然无法找到“自我”之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故而,假如女权主义“社会性别”思想探索果真具有意义的话,我们就应当站在超越差异和尊重差异的立场上,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真正理性的、双性同体的理想人格。

  参考文献:

  [1]参见柏棣:《平等与差异:西方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理论》,载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第5页,[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2][3][6][英]约翰·麦克因斯:《男性的终结》第166、137、99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英]特伦斯·欧文:《古典思想》第65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9][10][11][美]理安·艾斯勒:《圣杯与剑——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未来》第221、22、22、3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7]李银河:《福柯与性》第104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第195-19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13][14]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第54、54、5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21][美]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第112-113、288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6][19][印度]泰戈尔:《一个艺术家的宗教》,载《泰戈尔文集》(第四卷)第14、13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17][美]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第65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8]肖巍:《女性主义伦理学》第65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叶舒宪:《阉割与狂狷》第114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2][23][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载《论小说与小说家》第156、156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文章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7期,引用请参考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考古学的“守戒”与“破界”
下一条: ·[王铭铭]继承与反思——记云南三个人类学田野工作地点的“再研究”
   相关链接
·[王圆圆]分久必合:从“拦门”二元对立元素看社会性别规范·[李雅洁]论女性在节日中的多样化角色
·[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
·[林海聪]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早期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实践·[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
·[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李靖]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的理论之路
·[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周荣]被误解的摩梭走婚制度
·[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王均霞]实践民俗志与女性民俗研究的一种可能性
·[弗里德曼]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吉国秀 李晓林]西塔的变迁:一个空间社会学的视角
·[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王新艳]公共空间与群体认同: 海神庙重建的社会学意义探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