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张多]他乡的中秋:全球化时代的中秋与个体
  作者:张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9-15 | 点击数:4358
 

   印第安纳大学(IUB)所在的小城布鲁明顿(Bloomington),是印第安纳州南部门罗县的治所,印州人都昵称其为B-town。十多年前,这里的中国人还很少。但是随着留学生不断来到印大,现在的B-town随处可以听到汉语。这里的华人把B-town翻译为“B屯”,别称“屯子”。这个带着浓浓东北味儿的称呼,让人似乎忘了这是一个美国城市。

  由于华人留学生、学者及其家属众多,布鲁明顿的市井生活也有了许多中国元素。比如在大型商业区Collage mall有一家“亚洲超市”远近闻名,台湾老板很有头脑,荟萃了在美国很难买到的各色中、日、韩食材原料。记得第一次到这儿,我狂买了酱油、陈醋、豆瓣、挂面、干辣子、豆腐、韭菜、枸杞……当然,这家店最精彩的手笔就要数月饼了!离中秋还有两个月,亚洲超市已经摆出了进口来的月饼,但是十美元一个的价格,让人只能看了又看。店里的月饼都是广式,恰恰我不喜欢广式皮薄馅腻。但这却让我无比想念家乡的滇式月饼。

  月饼由于馅料丰富多样,含有各种动物、植物原料,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禁止从中国进口月饼。但是华人众多的美国,中秋节已经悄然渗入当地的社区生活,完全禁止太过无情。于是美国进口月饼需要进行严格检疫方可通过海关。但因此也造成成本上升!

  在美国,我深深体会到“互联网+月饼”的现实魔力。布鲁明顿有好几家中国人开的百货商店都卖月饼,因为消费目标人群明确,他们相互竞争也很明显。月饼价格都不便宜,谁宣传的好就能占得先机。这时候,微信成为月饼销售的利器!十街容成超市的老板娘是福建人,她自己建了一个微信群,第一时间发布新进货的蔬菜、海鲜、副食。她从8月初就不断在群里晒月饼新品,包括包装、切样的图片组,自己吃的感受以及推荐。我在群里隔三岔五就能看见有人询问。微信在美国华人的使用率很高,我在布鲁明顿接触到的所有华人都有微信,甚至不少美国师生也在用。微信上买卖月饼有两个好处,一是信息及时准确,二是可以在微信上付款结算。而这带来的不仅是交易,华人群体在微信群里除了买月饼,也可以邀约过中秋的活动,抒发思乡得情思。中秋节通过微信,不仅拉近了国内国外的距离,也让月饼充当了美国华人中秋节的重要纽带!

  食物从来不是单纯的民俗事象,尤其是节日食物,它是民俗生活的标志物和凝结核。美国华人维持自己中国文化身份的手段主要是语言和民俗,中秋节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在中秋节的实施过程中,月饼实际上充当了节日组织线索的角色。我从公历8月初看见卖月饼,就意识到中秋节的周期已经到了,我和华人朋友们自然越来越频繁地以过节为话题。月饼的出现,让原本在美国劳动节、万圣节周期中零散模糊的中秋节,忽然有了一个实在的统领符号,让中秋的节日内涵得以浓缩在小小月饼上!

  说起印第安纳大学,这是世界民俗学研究的重镇。虽然印大对中国节日的研究还不多。但是印大有关中国文化的课堂上,中秋却有独特的位置。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系的Sue Tuohy教授为印大本科生开设了一门课程“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这门课非常受欢迎,学生来自不同院系和国家。中秋节这天正好有课,在课程大纲里,专门注明这天是中国中秋节。而这天的课程也是讨论中国节日文化多样性。在其他课堂上,中国学生也常常带月饼到课堂与同学分享。在全球化的时代,节日的传播伴随着人类移动而越过社区与国家的边界,嵌入到异文化的版图中。随着时间与移民双重因素的推进,异域节日也会逐渐融入在地,成为一种多元一体的现代文化景观。

  印大的中国学生会每年中秋都会在学校中心最大的一片草坪举行中秋联欢,品尝月饼、赏月、音乐、舞蹈、曲艺、游艺让人目不暇接。这是印大一年一度的盛事。在印第安纳州华语报纸《亚美导报》上,也可以看到印州各地华人组织的中秋活动。这些节日实践在美国文化的环境中生机勃勃,并且超越了政治区划,将各个地区、不同背景的华人凝聚在一起。

  美国印第安纳州《亚美导报》的中秋海报/张多摄

  中秋节作为一个千年传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超越了历史朝代与区域边界,上升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整合力量。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当我置身于美国,才深刻体会到中秋文化的这种超越性。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饼作为一种能够分享和食用的节日凝结物,无疑是中国人的节日智慧。就像端午的粽子、春节的饺子年糕,这绝不仅仅是食物,而是蕴含着无穷能量的节日核子。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月饼不仅成为互联网社交重要的话题资源,也成为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先头兵。只要月饼到达之处,它就携带着中秋的传统,走向四方。作为个体,月亮、乡愁、秋思、神话与食物已经在我的生命经验中形成了稳定的意义关联。这种关联不管我走到哪里,总会通过天上的圆月和人间的月饼被激发。在这个意义上,民俗是指向个体与群体经验的,从而可以跨越历史、区域、政治、民族的区隔,不断塑造传统的延续体。

  华人是当代美国社会重要的社会成分,华人早已不是客居者,而是当代美国民俗文化的塑造者。月饼之于中秋,体现了一种大传统的高效传播模式;大学之于城市,永远是文化生命力的活跃地;华人之于美国,是一幅一种独特文明体系参与最发达社会建设的图景。望着印第安纳秋天的枫叶,我想起一句玩笑话:外国的月亮也是圆的!是啊,美国的中秋也是别有韵味的。

  (2016年古尔邦节,记于布鲁明顿。)

  (原载于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  2016年9月15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上一条: ·[巫其祥]兔与中国民俗文化
下一条: ·朝克:“赏月吃饼”是厚重的文化符号
   相关链接
·[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
·[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池艳慧]头二营供销社月饼:“杀鞑子”与“团圆”
·月饼模子·[张瑞娇]文学共情与节日定型:从《全唐诗》看唐代中秋节俗
·[萧放]中秋节的时代价值·[黄永林 孙佳]博弈与坚守: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
·[秦宗财 房凯]浙皖地区中秋舞香龙节俗的历史与现状·[雷伟平]空间的体验消费:“中秋节”节日经济价值的实现研究
·[巫其祥]兔与中国民俗文化 ·面对当空皓月,远在他乡你会否怦然心动?
·两岸专家论道 全方位解读中秋文化·台湾学者赞赏大陆列中秋为法定假日:有助传承
·黄涛:《中秋》(三联“节日中国”丛书)·[黄涛 王心愿]中秋月饼考
·传统节日文化回归本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刘魁立:古往今来话中秋[视频]
·[张勃]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中秋节在唐代的形成·中秋节里的“兔儿爷”:祭祀神仙变成儿童玩具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