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张妮]彩词,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民间文学题材
  作者:记者 张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8-21 | 点击数:5400
 

 

明德运(左)赴乡间做彩词搜集  

  “世上船儿哪里来?观音老母造木船。船底船帮沉香木,珍珠玛瑙做船沿。越州有棵娑罗树,鲁班砍下做桅杆。杨泗将军船头站,十八罗汉把舵扳。观音老母中间坐,八大神仙扯白帆。越过洋,飘过海,撞过浪,斗过崖,江河大海都走到,五湖四海都划船。”这是我国湖北武汉作家明德运花费47年编著的8卷本《中国民间彩词大全》中的一段采莲船彩词。在我国南方鱼米之乡,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彩歌,其中有采莲船之坚固的描述,有渔民乘着渔船与风浪搏斗的叙述,借此为渔民求个好彩头。

  从一位传承人说起

  明德运今年60岁,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非遗项目黄陂彩词的武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西部的黄孝河边,此地是一个玩灯喊彩的地方。举凡民间建房、新婚、抓周、做寿,都会请人喊彩求个好彩头。明德运的父亲明道金就是一位民间喊彩人。“每当节庆日玩灯时,父亲都会在龙灯、狮子灯上庙时或沿门拜年时喊彩。喊彩人除了受到村民的赞誉外,还会受到款待,在村里喝灯酒时坐上正席。”喊彩的有趣与所受的尊敬让明德运暗暗下定决心,要做一名喊彩人。自此,明德运便跟着父亲及村里其他老艺人学习。渐渐地,明德运也成了一名真正的喊彩人,且有了想进一步探究的想法。

  1974年,明德运入伍参军,业余时间便用来收集全国各地的彩词。1994年,他对搜集的民间彩词做了初步整理,出版23万字的《中国民间彩词集》;2004年,他搜集的民间彩词已达到200多万字,出版《中国民间彩词》;近10年来,他又自费奔波各地,收集到全国各地民间彩词资料800多万字,经整理归类、反复修改,最终精选224万字出版《中国民间彩词大全》。这让人们开始关注这个稍显陌生的词汇“彩词”。

  由于并非专业人士,编撰期间明德运先后请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并对民间彩词有了一个界定:“民间彩词,又称彩词,是一种有韵律、有领唱、有众和的说唱口头文学的综合载体。”

  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守华解释说,所谓彩词,即民间喝彩、祝福的话,门店开张、结婚出嫁等风俗中进行的一种特定的恭贺仪式,长短句皆可,唱中有说,说中有唱。它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心愿,是一种小题材的民间文学,可以看作民间歌谣的一种。

  彩词的起源与发展

  彩词产生于什么年代?民间文学专家至今还没有明确定论。有人说,唐朝贞观年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为庆盛世,唐太宗李世民颁旨,在元宵节以龙和狮子为主要形象,举行盛大花灯会。从这时起,喊彩就出现了,此说尚无史籍可考。清朝时已出现了专业的“彩扮”“和彩”歌手,增添了打击乐器,彩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内容、形式和曲调更加丰富。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明德运47年走访了河南、河北、四川、江西、湖北等27个省市,寻访了3000多人。他将搜集到的民间彩词分为节令彩词、风俗彩词、行业彩词、爱情彩词、劳动彩词五大类。以节令彩词为例,每逢春节、元宵节等,彩词艺人常受邀去喊彩。“喊彩其实很辛苦,一来要记住很多词,二来要跟着灯走,龙灯、狮灯到哪里,就要跟过去喊到哪里。但喊彩领唱时,大家一起跟着和‘嗬’‘嘿’,很有气氛。”明德运说。现在喊彩人的待遇升级了,有时会收到一些礼品或者红包。

  对此,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鄢维新表示,彩词表演形式的喝彩化、表达格式的自由化、音律的灵活化、取材的地域化,及内容的时代化既是彩词的主要艺术特点,也是彩词发展的表现形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5月20日第8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杨利慧]我对“神话主义”的再阐释:前因与后果
下一条: ·[李成生]待字闺中的高峰彝族民间文学
   相关链接
·[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
·[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张倩怡]“梗”与“玩梗”:ACG亚文化群体的口头文类及实践
·[孙正国]湖北民间叙事长诗极富文化价值·[李牧]湖北英山地区的“生死异姓”现象及传说
·中国湖北神农架申遗成功·彩词,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民间文学题材
·《中国民间彩词大全》出版·百名学者齐聚湖北探讨孝道文化
·湖北黄石“西塞神舟会”:“大端午”送“神舟”·201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湖北秭归开幕
·[林雅华]一字之易 拯救历史——由湖北襄樊更名说开去·[苏长鸿]湖北省利川市凉雾乡诸天村端公传承人调查报告
·湖北宜都市为民间艺人“充电”·湖北咸安拟申报“中国嫦娥文化之乡”
·乡间老少传唱诗经 房县积极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北大民间文学实习基地房县挂牌
·湖北秭归将举办“中国端午节”·苗族古代经典《苗族贾理》出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