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跨境民族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跨境民族研究

中国撒拉族与中亚土库曼人
  作者:吴楚克 张其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8-05 | 点击数:26798
 

  撒拉族与土库曼族语言方面的相同之处

  由于历史上的渊源,撒拉族与土库曼族在语言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撒拉族与土库曼族都属于突厥语系的民族,同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古斯语支。因此撒拉语与土库曼语在语音、语法、词汇上有很多相同。

  关于语言问题,撒拉族远离突厥语文化圈,从时间上来说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从空间上而言,相距几千公里,而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土库曼语由于种种原因受俄语影响很大,独立后,土库曼语为官方语言,俄语为族际交际语,由于长期以来,都以土库曼语和俄语作为交际语,所以,土库曼语中有一大部分外来词借自于俄语。

  在撒拉族迁徙到青海以后,随着其与周围居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的加强,撒拉语积极吸收了汉语和藏语成分,使部分语音系统发生了变化,还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和藏族的词汇。而分布在新疆的撒拉族则受到周围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使撒拉语也有了少部分的变化。

  通过对撒拉语与土库曼语在语言、语法、词汇方面某些特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虽然撒拉族自中亚撒马尔罕东迁到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已700多年,但这两种语言仍然保留着很多同源成分。这些同源成分的比较研究在阐明撒拉族东迁及民族形成等问题中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撒拉族与土库曼族风俗方面的相同之处

  关于风俗习惯问题,土库曼人与撒拉族在饮食、居住、服饰方面的区别已很大,但也不难看出其共同点。就饮食而言,土库曼人保留了游牧民族席地而坐的习惯,饮食内容上由于土库曼斯坦的食物结构与中国撒拉族的食物结构不同,其制作方法也因地而异。招待客人时,土库曼人用葡萄干、杏干、核桃仁等干果,这与中国撒拉族有共同之处。服饰方面,土库曼男子的民族服装,头戴山羊皮制作的圆形棉帽,身穿长条纹大襟“恰木夹”(长衫),肩头和腋下用5个盘扣,比较宽松肥大,腰系各色腰带,腰带两头绣花,与撒拉族早期服装相似。女子则不论老少均穿套裙,长及脚面,大多为红、绿、蓝色,胸前绣花,绣花部分为黄色,头戴丝织头巾。

  同时,学者也注意到土库曼人的民间乐器中有一种名叫“扩布尔”(kobur)的小乐器,这种乐器放在嘴里用食指弹拨发音,这种乐器无疑是流传在撒拉族中的“口弦”,这一乐器的相同性也证明了撒拉族与土库曼人曾拥有相同的音乐和乐器。在居住方面,土库曼族与撒拉族也有相同之处,房前大多栽有葡萄树,房里都铺有地毯,墙上有挂毯。另外,土库曼人见到客人不问事由,先倒茶递水的热情好客与撒拉族人并无二致。

  通过族源、语言、风俗等方面的撒拉族与土库曼族相同之处的比较,可以认为撒拉族与土库曼族是跨境民族。

  (二)撒拉族与土库曼族之间的互动与关系

  土库曼斯坦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土库曼斯坦独立。1992年1月6日,土库曼斯坦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不断,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双方在各领域中的合作不断加强。2006年4月,尼亚佐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联合声明。2007年7月,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联合声明。2013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阿什哈巴德,开始对土库曼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各国民族之间的互动与关系

  土库曼斯坦与中国之间的互动不仅局限在国家领导层面,还有我国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之间的互动,比如土库曼斯坦会邀请中国撒拉族代表团去土库曼斯坦参加国际文化遗产会议、大型文化节、地毯节等重要的活动并进行文化交流、学术活动,一同探讨关于族源等问题。土库曼斯坦大使也会来我国青海的撒拉族聚居地循化县访问,慰问远在中国的同源同胞们。

  而在年轻人之中也有着各类的活动,例如土库曼斯坦组织的在我国的留学生与循化的撒拉族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青海循化撒拉族与新疆撒拉族年轻人之间的交流活动、中国各地撒拉族同胞们之间的交流活动。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更是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现在的交友平台在各地撒拉族之间、撒拉族与远在他国的土库曼族之间有着重要的作用,就算不能面对面进行交流,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各地人们就文化、历史、语言、文字等方面进行交流与互相学习。

  近年来,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的联系日益加强,尤其是国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任务后,双方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积极稳妥地推进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之间的关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青海省乃至国家的向西开放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是北京市社科基金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跨界民族与周边关系”(项目号:15KDA007)成果,项目主持人:吴楚克】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6年7月29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布朗族:中国云南及东南亚地区最早的世居民族
下一条: ·京族:中越两国经济和文化往来的重要纽带
   相关链接
·[高荷红]何为“满—通古斯语族史诗”?·[阿布都外力·克热木]撒拉族民间叙事文学的母题及口承性特点探微
·布朗族:中国云南及东南亚地区最早的世居民族·鄂温克——生活在东北亚的古老民族
·塔吉克族:飞翔在中亚大地上的雄鹰·乌孜别克族:中亚人口最多的跨境民族
·哈尼族:联系中国与老越泰缅四国的纽带·彝族:跨境格局在渐行渐远
·珞巴族:见证时代变迁的古老民族·门巴族:从遥远的历史走来
·傈僳族:历史迁徙中的分散与凝聚·壮族:越南有“贝侬” 交流渐深入
·京族:中越两国经济和文化往来的重要纽带·哈萨克族:在欧亚地缘政治博弈中举足轻重
·独龙族:加快发展是境内外面临的共同课题·蒙古族:兼具历史和现实影响力的草原民族
·朝鲜族:影响东亚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民族·地缘政治视角下的柯尔克孜族
·苗族:源于中华大地,遍布世界各地·傣族:在东南亚国家及其相互交往中举足轻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