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珞巴族的人口与分布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东起察隅、西至门隅、南达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北至雅鲁藏布江的广大珞瑜地区和米林、隆子等县境内。其中,珞瑜是珞巴族的主要居住区,是喜马拉雅山东段的主脉南侧向南延伸至印度阿萨姆平原与北面广大山区的衔接区域。区域内山脉呈南北走向,地势北高南低,逐渐下降,至中部地区下降更甚。珞瑜地区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接近平原的地区海拔仅为300米。
由于印度的非法占领,我国珞巴族绝大部分人还生活在印度非法占领下的广大地区。因此,目前对珞巴族的总人口尚不能进行精确的统计,据估计,珞巴族总人口约计近30万人。2010年我国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仅能对生活在我国实际控制区的珞巴族进行统计,共计3682人。
三、珞巴族的文化
1.神话传说。珞巴族有丰富的世代传承的民间口头文学。神话是珞巴族文学中发展得尤为充分而且保留得也非常完整的一个门类,包括“开天辟地神话”、“万物起源神话”、“人类诞生神话”、“祖先神话”、“英雄神话”等系列。这些神话传说中保存了许多历史痕迹,有些神话传说与藏族的古典文献紧密相连。比如,珞巴族的古老传说将藏族和珞巴族的祖先描述为同胞兄弟,他们共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早在远古时代,彼此之间已有一定的交往。而很多藏文的古典文献在记载藏族远古历史时也往往提到珞巴族。这说明珞巴族和藏族在很早就有所接触。
2.语言文字。珞巴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过去以刻木结绳记事。珞巴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内部又有多种方言、土语。民主改革后,一部分入学的珞巴族青少年开始学习和使用藏、汉语言文字。目前,藏文、汉文的使用在珞巴族居住的地区最为普遍。
3.宗教信仰。公元12世纪左右,藏传佛教人士藏巴嘉热益西多杰来到珞瑜地区,把该地的扎日山认定为神山。从此,藏传佛教信徒定期到珞瑜地区朝拜、转山,进一步促进了藏族和珞巴族之间的密切交往。15世纪中叶,西藏著名的历史人物唐东杰布来到珞瑜地区,受到珞巴族人民的欢迎。17世纪后期,格鲁派在西藏取得统治地位,在清朝中央政府扶持下管理西藏地方政府。针对珞瑜地区的具体情况,格鲁派设立了有关机构,促进了藏传佛教各教派在珞瑜地区的发展。
4.服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珞巴人形成了歌颂力量与勇敢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突出地表现在他们的服饰上。尤其是腰饰和耳鼓极其讲究。他们的腰饰饰带用兽皮制作,带面上缀有海贝,腰带皮底上还有彩珠、铜铃、铜勺状小链条、火镰、串珠、鼻烟壶、印章等饰物。
5.音乐舞蹈。珞巴族的音乐由诗歌和一定的曲调组合而成,最有代表性的是“加金”这种民间最古老的曲调,流行于各部落,它以叙述民族来源和迁徙历史为主要内容。珞巴族的代表性舞蹈有博嘎尔人的“驯牛舞”,表现了珞巴人追赶、抓获与驯服公牛的动作;还有男女边唱边跳的大型集体舞蹈,舞步刚健有力,气氛非常热烈。
【本文是北京市社科基金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跨界民族与周边关系”(项目号:15KDA007)成果,项目主持人:吴楚克】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6年6月17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