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下面再说一下我同海内外几位前辈或同辈学人的机缘,他们是钟敬文、季羡林、丁乃通、金荣华、李福清和谭达先。
李福清是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著名汉学家鲍利斯•李沃维奇•里弗京的中文名字,生于1932年,1955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中国语文科,进入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专门研究中国的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曾多次来中国学习访问,以《关于孟姜女传说》及《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两篇论文获得副博士和博士学位。我于1956年在《民间文学》发表《慎重地对待民间故事的整理编写工作》深受他的关注,他就新中国十周年所撰写的一篇专论《现代中国民间文艺学》,刊于《苏联民族学》19 60年第1期上,对我批评语文课本中《牛郎织女》整理编写之不足给予肯定,由此我们建立了颇为密切的联系。1988年他在北京出版《中国神话论集》,立即寄赠给我,我写了书评发表。因对有关中国神话和民间文学特征有些争议,我们又友好商定,分别写出公开信在《民间文学论坛》发表。我于1990年5月邀请他来华中师大中文系讲学并赴荆州游览三国征战遗迹。在苏联解体之际,他因将多年积蓄存人戈尔巴基金会受损而陷入困境,我帮助他在中国翻译发表学术论文,将稿酬用来购买中文图书和稿纸。我俩多次通信,互赠新作,直到2011年。我给他提供中国民间口头流传的三国故事供其研究,也向他请教有关苏联民间文艺学的一些事项。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我国受“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译介了一系列苏联民间文艺学成果,其实大多属于普及性学术论著,真正具有学术深度的论著如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等,并未引进。因而李福清着意倡导中国学者应更深入地吸取苏联民间文艺学更富于科学性、特别是历史诗学方面的成果。
“由A•维谢洛夫斯基建立的俄国历史诗学的某些基本观点成为日后苏联艺术起源理论、神话学、史诗学、民间文艺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成为苏联学派区别于西方各学派的重要标志。”“历史诗学强调把文学的起源和发展理解为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必须从逻辑概括的角度把握各种文学形式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李福清对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既建立在见识广博、资料丰厚的实证基础之上,又富有俄国历史诗学的开阔学术视野,常使我在民间文学研究上受到有力启示,成为我漫忆学缘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谭达先大我10岁,当我在华中师院刚跨进民间文艺学苑时,他已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走上民间文学讲坛并出版专著了。却不料在“文革”中被打进“牛鬼蛇神”行列,于80年代初移居香港。在艰难求生、年届花甲之时,还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并勤奋笔耕,先在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民间文学理论丛书》8种,进入90年代后又在台湾贯雅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中国民间文学知识丛书》4种。在先后问世的40多种著述中,以《民间文学与元杂剧》、《中国的解释性传说》和《中国二千年民间故事史》最具代表性,又以在香港《文汇报》等海外报刊连续发表对中国民间文学的评论文章而蜚声学界。不论就评述的民间文学体裁的宏大体系,还是就论著的数量及在海内外的广大影响而论,他在同辈学人中都是出类拔萃的一位。
我久仰达先兄的学术与人品,1986年首次在深圳会晤,1997年9月我邀请他来华中师大讲学一周,1998年我赴台参加学术研讨会途经澳门时曾到他的寓所拜访。我们之间既有多次促膝畅谈,更有长达一二十年频繁的书信往来,最难忘的是他用心撰写并在海外报刊发表了8篇关于我的书评,从《中国民间童话概说》到《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从《故事学纲要》到《比较故事学》等。对友人著述既有热情洋溢的肯定与赞誉,也大都有坦诚的商榷或批评,如《中国民间故事史》的研究写作,我就是按照他审阅书稿的意见,对所有涉及的古代作者均加注了生卒年月。对《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一书,也是吸取他在书评中的批语意见,在修订再版时新写了“道教与民谚”一章。
特别可贵的是,谭达先博士的四十几本书,大都是在他处境艰难时,本着对祖国民间文学的挚爱,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完成的。80年代初他移居香港,因缺乏英国大学毕业学历,无资格在大学乃至中学正式任教,只能靠到处打零工代课来维持生活。晚年移居澳洲依托小女,全凭一点微薄的养老金过活。可他连这点养老金也尽量挤出来补贴出书。正如他2007年2月14日在写给我的长信中,忆念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时所写的: 回想1952年入行弄民间文学,五十五年了。穷困了一生,“文革”时受苦不必说,1980年到香港后,也是在苦中作乐。1991年退休来此,无退休金,以一万元把一万多册书运来,定居于此;政府给我一些生活费,我尽量节约,挤一点作每年回国及出书之用。一连五十五年,未曾休息过,旅游也无精力、时间和金钱,全花在弄民间文学上了,真是十足的书呆子。如今我的微薄的努力,在海外多少起了一点作用,仅以此自慰。
他于2008年3月患肝癌去世,已有几年了。他勤奋执着地从事研究中国民间文学“苦中作乐”的传奇经历与品格,一直有力地激励着我在这一学圃中耕耘不息。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华中学术集刊 【本文责编:赵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