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元化的表现形态
但从“神话段子”的文本制作过程来看,我们有必要对黛格的结论做出修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并没有完全使传统雷同化,相反,在网民的改编下,神话的表现形式与意义是多元化的。
首先,网民以积极的姿态来改编神话,赋予了神话新的生命力。网民们主动选择了神话来表达自身的喜乐,他们立足现代的阐释不仅使远古的神话重新受到年轻大众的关注,也使其获得了在当代的传承动力。
其次,“神话段子”使神话获得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大众发挥了网络“草根”的智慧与高超的文本组织能力,一起参与到了文本的改编中,并积极动用了曲解、戏仿、引申、拼贴等方式来重构神话,创造出了横跨神话与笑话的新文体:无论是对起源神话的戏仿,还是神话与广告的结合,都丰富了神话的表现形式。在改编的过程中,不同文体间展开了自由平等的对话,创造出了互文性的神话文本。同时,大众的改编也使神话呈现出更多的异文,从而加速了神话在当代的流变。
最后,网民的改编赋予了神话新的意义。“神话段子”是网络时代的普罗大众对神话进行再阐释的产物,网民结合时代因素与自身情感来制作新的文本,所以段子的创编过程也是神话新的意义生成的过程。网民的生活感受是复杂多样的,在神话表层意义的基础上,创编者引申出了多重意义,如上述“神农尝百草”的段子便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当代人对食品安全的忧虑。这不仅把神话从经典的神坛上“解放”出来,也丰富了神话的象征意义。
结论
依托互联网这一新媒体,网民对神话传统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从而创造出了用来言说自我的“神话段子”,它根植于神话传统但又打破了神话的框架,依傍经典但又解构了经典的权威,从而激活了神话传统的生命力,连接起了传统与当代。所以,虽然“神话段子”不再是神圣叙事,但我们仍应把它视作神话在网络时代的重要表现形态。
在文末,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在神话传承中的作用。这两对概念既构成了道格拉斯所说的“形式的游戏”:去语境化的素材提取构成了笑话的固定形式;再语境化则创造了颠覆性的新形式。同时,它们也直接影响了神话传统:神话题材的雷同性形成于去语境化的素材选取中,它受到网民的知识结构与大众传播的特点的规约。因此,去语境化的过程也就是大众传媒以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形塑神话传统的过程。而多元的形式与意义则是在再语境化中产生的,这是由网络的开放性与民众的言说诉求决定的。因此,再语境化的过程也就是作为生产者的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积极创造神话传统的过程。经历了再语境化的神话也就成为了纳吉(Gregory Nagy)所说的“有标记的语言”[32]——它的表达方式是网络化的,它反映的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这些青年亚文化的“标记”使神话成为了网民群体的内部知识,也使其成为了网民建构身份的工具。
限于篇幅,本文只从文化层面探讨了互联网对神话传统的影响,网络媒介的技术手段对神话文体与传承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有待于在别的篇章中进一步考察。
参考文献:
[1]阿兰•邓迪斯, 朝戈金, 西方神话学读本·导言[J].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巴赫金, 李兆林. 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
[3]菲斯克, 王晓珏, 宋伟杰. 理解大众文化[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4]理查德·鲍曼, 杨利慧、安德明. 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纳吉, 巴莫曲布嫫. 荷马诸问题[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6]王杰文. “文本化”与“语境化”——《荷马诸问题》中的两个问题[J]. 民族文学研究, 2011, (3): 140-145.
[7]杨利慧. 神话与神话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8]杨利慧等. 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以四个汉族社区为个案[M],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9]杨利慧. 神话的重建——以《九歌》、《风帝国》和《哪吒传奇》为例[J]. 民族艺术, 2006, (4): 65-71.
[10]杨利慧. 全球化、反全球化与中国民间传统的重构——以大型国产动画片《哪吒传奇》为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1): 80-86.
[11]杨利慧. 神话一定是“神圣的叙事”吗?——对神话界定的反思[J]. 民族文学研究, 2006, 81-87.
[12]Dégh Linda. American folklore and the mass media[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13]Mary Douglas. Implicit Meanings: Eassys in Anthropology[M], London, Henlry, Boston: Routledge& Kegan Paul, 1975.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赵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