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甘肃省博物馆《碧海遗珍——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专门展示了一尊石雕男子头像(图43),文物专家推断此石头像系为“清西沙群岛海域出水,该男子头上戴冠,双目低垂,神态安详镇静,为灰色花岗岩质。石雕刻制品多于珊瑚岛、金银岛、华光礁等地附近海域的礁盘上发现。1986年琼海县潭门镇的渔船在西沙群岛珊瑚岛东北处打捞出一批石雕文物,均以花岗岩石为材料,雕刻技法粗放、简练、流畅。从组合与技术来看,可能是清代广东潮州或福建地区生产的,应为当时移居东南亚的华人运往海外修建庙宇或大型建筑物的石质建筑材料。”该石人像头冠冕属于明代装饰,应该是华南地区偏地方道教神明信仰的圣像。
图43: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的石人头像(甘肃博物馆特展照片)
2015年4月12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沙群岛水下考古工作正式启动。本次考古活动首先对珊瑚岛1号沉船遗址进行水下考古发掘,共发现有石板、石条、八棱柱、柱础、瓷片等300余件。其中有7尊石像尤为重要,3尊女像4尊男像。只有一尊男像还完整保留有头部,通体身高1.4米,脚下有一个20厘米高的连体底座(图44-45)。面部轮廓清晰,线条流畅,五官清秀,这些石像服饰有突出的明代特征。还有两尊石像的右手持有笏板,衣饰上还有仙鹤的补子纹样。男像身形高大,腹部隆起,系腰带。女像身形纤细,手中分别握有方盒、花瓶等物品。根据一同出水的少量瓷片来判断,该遗址的年代为清代晚期。但宗教石像却是典型的明代装扮。这些雕像主要用于祠堂跟庙宇,与现在福建地区的有些祠堂跟庙宇的石像有着相同的风格,包括有一些石质的建筑构件,也在福州地区的祠堂跟庙宇中发现。[135]事实上,这批用于南洋华人祠堂或庙宇的石人像以明代服饰打扮并不奇怪,其与南洋华人弥漫的“反清复明”正统汉人观念的历史沉淀有一定的关系。即便是今天的南洋地区如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地,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明代时期的一些生活仪式及其节庆的习俗。因此,西沙群岛庙宇的宗教文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南汉人宗教文化的一些特性。
图44-45:西沙群岛珊瑚岛1号沉船遗址出水的石人像
西沙群岛北礁3号沉船遗址(编号:99XSBW3)有大量的青花瓷器出水,共采集标本 153件,发现碇石3个。3号沉船遗址的青花瓷器整体面貌一致,属同一沉船的遗存。大部分器物都与漳州窑(福建漳州地区明清时期窑址)瓷器的特征相同,应是明代晚期漳州窑的产品。其中,“标本99XSBW3:O061,残,可复原。薄胎 ,胎色白。青白釉。青花略泛紫色。碗的内、外壁均有青花纹饰:内壁口沿为山水纹宽带,腹壁为九组祥云和火珠相间的等分图案,碗心双圈弦纹内绘山水楼台;外壁口沿宽带为海水、火焰、奔马图 ,腹部绘九组折枝花与内壁相对应,之下是简化的花瓣图案,圈足饰一道宽弦纹。口径21.5、足径 10.3、高11厘米。”(图46-47) “标本 99XSBW3:0155,残,可复原。口沿处5圈弦纹上绘等距的5组青花花卉,内腹部无纹饰,盘心为双圈青花弦纹,内绘城墙、凉亭、山石、楼阁、宝塔等,似为唐诗‘姑苏城外寒山寺’意境。口径25.6、足径 15.5、高5.2厘米”(图48-49)。[136]值得注意的是,两件北礁3号沉船晚明漳州窑生产的青花瓷碗都有典型的佛塔图案,而前述珊瑚礁1号和华光礁水下出土的男女石人像也具有较典型的明代佛教色彩。而西沙群岛庙宇如永兴岛、珊瑚岛、金银岛、琛航岛的庙宇的不少文物也是出自渔民或疍家的水下发现,这种文物间的同质性面貌,无疑使得西沙群岛的庙宇信仰,一定程度上濡染着汉传佛教的色彩,如琛航岛、珊瑚岛的观音崇拜。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指阅微站 2016年07月14日 01:27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