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陈进国]南海诸岛庙宇史迹及其变迁辨析
  作者:陈进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14 | 点击数:30382
 

  四、西沙群岛的庙宇史迹及其水下关联文物

  西沙群岛位处于我国海南岛东南方,南海的西北部,即北纬15°40'-17°10',东经111°-113°之间,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主要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10多个暗礁暗滩。历史上也称“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国际上称为帕拉塞尔群岛(Paracel Islands)。西沙群岛北起北礁,南到中建岛,东到东岛(辽岛),海域总面积为31700平方公里。考古文物及历史文献都充分证明,中国至迟于三国两晋时期就开始开发经营西沙群岛,而庙宇更是我国沿海渔民和疍家最先上岛的标志和纪念。近代以来,日本、法国、越南等国都侵占过西沙群岛部分岛礁,并大肆毁坏我国发现、开发西沙群岛的历史证据,并试图伪造遗迹以期强化所谓的“历史占有”。

  清宣统元年(1909年)5月,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1871-1936)率领水师官兵170多人,分乘伏波、琛航、广金三艘军舰到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巡察,测绘地图,查勘岛屿,逐一命名,勒石竖旗,以宣示领土主权。当时李准所命名的16个西沙岛屿有伏波岛、甘泉岛、珊瑚岛、琛航道、广金岛、丰润岛、邻水岛、霍邱岛、归安岛、乌程岛、宁波岛、新会岛、华阳岛、阳湖岛、休宁岛、番禺岛等。李准不仅发现西沙群岛上有黎族人定居,“敲锣吹笛及击瓦器”“跳舞”,而且发现晋卿岛上有南海疍民或渔家所建的珊瑚石孤魂庙。[82]这是关于西沙群岛有庙宇遗迹的较早历史记录。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开展了西沙群岛的系列考察和开发计划,在二战结束后并派海军收复被法国、日本侵占的西沙群岛主权,相关的报告粗略地记述了西沙群岛上特别是永兴岛的庙宇遗迹。

  真正对西沙群岛进行深入的考古发掘则是在1974年3-5月。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西沙群岛文物调查简报》《西沙文物:中国南海诸岛之一西沙群岛文物调查》都附有“西沙群岛珊瑚石小庙登记表”,发现珊瑚岛、甘泉岛、琛航岛、广金岛、永兴岛、赵述岛、北岛、和五岛(东岛)等岛屿有13座小庙。王恒杰在1991年5-6月对西沙群岛的考古调查,误称金银岛(应是珊瑚岛)有金沙庵1座。1976-1977年韩振华整理的南海渔民口述资料,也提供了丰富的佐证。相关的新闻报道刊载了西沙群岛庙宇的一些情况。受到现有条件限制,笔者只实地考察过永兴岛庙宇,其他岛礁的庙宇资料及图版系查阅资料或由海南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协助。

  当然,近三十年来,西沙群岛的水下考古工作一直在有效地进行之中,并获得了很多的文物发现。鉴于西沙群岛庙宇史迹的文献和考古发现在展示我国文化主权方面的价值,不允许断章取义,我们仍然按岛礁分布,完整罗列如下,再行学术分析。其中,1974年关于西沙群岛庙宇文物登记资料,笔者取消了原统计的表格,而客观还原为文字的描述。西沙群岛至少有20座以上的庙宇古迹。

  1、 永兴岛(2座,图25-26):

  (1)惟岛中往往有神庙一间,称为孤魂庙。大小不一,最大者也不过六七尺,小者或三四尺,仍用砖瓦造成。事属迷信,虽无可记,然可见各岛属我国固有领土,为沿海疍民所践食者。(1928年)[83]

  (2)林岛中有“孤魂庙”及“黄沙寺”各一座,按“孤魂庙”为我国渔民所建,面积很少,高仅五六尺,傍有对联:“兄弟已灵应,孤魂感恩深”。由此联可知“孤魂庙”即渔民所谓一百零八兄弟的公庙是也。相传渔民至时,必备猪酒香纸冥钱祭之。这种建筑形态,与吾粤乡间“土地伯公祠”无异,足征国人经营西沙群岛,由来已多时也。“黑沙寺传为安南人所建,建于民国廿七年(大黄帝十四年安南王年号),高约十丈,阔约七尺,傍亦有对联:“春亦有情海深喜逢鱼弄月,人得其意春风和气鸟逢林”,联语欠解,姑且录之。(1947年)[84]

  (3)据民国十七年广东省西沙群岛调查团的记载:“林岛(即多数岛)中原有海南人所建的孤魂庙一所,高阔约六尺,其年代不可考。”可见海南岛的渔夫,在西沙群岛捕鱼,已有很长远的历史,并且曾牺牲不少生命,可惜这历史建筑物被日人摧毁了(东沙岛渔民建筑的天后宫也是被日人摧毁的)。(1947年)[85]

  (4)各岛上往往有孤魂庙之建设,大小不一,概为砖造。虽无年代可记,然可确证为我国固有领土,日人后来全部毁之,修码头、栈桥、铁路、仓库、工厂、大肆开采。……永兴岛外其他各岛,似无日人建筑,故孤魂庙尚有峙然留者。(1947年)[86]

  (5)在林岛发现有孤魂庙,悬有民国十五年及廿六年等年份我国符姓渔民所立之中文匾额。查海南文昌、琼东、乐会等县渔民、每年必前往该岛作业,而符姓者即为文昌县人,足证我国渔民与西沙群岛关系之密切。(1947年)[87]

  (6)离岸不一里许,得一小庙,已是断垣颓壁,探身入内,见有矮桌一方,生锈的罐头盒子零乱在在,当系日军所遗留者。(1947年)[88]

  (7)渔民习惯,一到林岛,必先往祭一百零八兄弟孤魂庙(该庙犹存),门侧有对联上书“兄弟感灵应,孤魂得恩深”,此俗由来已久,异无史可稽。(1947年)[89]

  (8)此辈渔民习惯,一到林岛之初,必先往祭一百零八兄弟孤魂庙。该庙至今犹存,建筑样式,略如我国乡间普通所见的土地庙无异,庙门上有横额匾书“海不扬波”四字。门侧有对联上书“兄弟感灵应,孤魂得恩深”字样。……该庙的建筑形式及题额、门联等,已证明林岛远年之前,向为我国渔民捕鱼定居之所。(1947年)[90]

  (9)永兴岛上现在还有渔民自己修建的两座庙,南面的叫作孤魂庙。北面叫做黄沙市(寺)。那时航海不发达,有的渔民在路上丧失生命。庙的名字是“孤魂渺渺”“碧血黄沙”的意思,这也可以看出旧社会渔民生活是多么凄凉和痛苦。(1957年)[91]

  (10)永兴岛西部气象站前,用珊瑚石垒砌,俗称“孤魂庙”,最近拆除。(1974年) [92]

  (11)第三块是公元1921年当时中国政府所立的石碑,上有“视察纪念”四个大字。1937年4月间由永兴岛的民兵在该岛西部气象站前一座渔民盖的珊瑚石小庙(渔民称为“孤魂庙”)旁挖出。碑用灰色麻石刻成,刻工较好。碑长92、宽19,厚8厘米。第四块在水兴岛气象站的后面,是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1月24日,当时中国政府收复西沙群岛时树立的水泥碑。碑高1.49,宽0.92米。一面文字是“南海屏藩”,一面是“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1974年)[93]

  (12)永兴岛又名猫岛、猫注,为什么叫猫岛、猫注?来源已久,渔民间传颂一首诗中就有“猫注娘娘”一句,其诗文云:“策赐山峰布斗,明芝兴德显神,顺赞天后圣母元君,左千里眼神将,右顺风耳守海将军,掌仓掌库天仙大王,猫注娘娘,伏波爷爷,一百零八兄弟公,男女五姓孤魂。”(1977年)[94]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指阅微站 2016年07月14日 01:27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曹南来]旅法华人移民基督教:叠合网络与社群委身
下一条: ·[吴青]社区信仰与学科进路
   相关链接
·[王小蕾]海疆与内地的融合:明清以来岭南民间信仰在南海诸岛的传播·[李银平]民间信仰空间变迁与传说叙事圈层构建
·[许琳琳]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马头村“网红庙宇”的田野调查报告·[杨思敏 吴重庆]“承包”神明:民间信仰格局的变迁与庙宇灵力的再生产
·[陈科锦]庙宇重建、仪式复兴与地方社会构建·[岳永逸]庙宇宗教、四大门与王奶奶
·[沈洁]作为“枢纽”的庙宇:1920至1940年代村落场景中的“现代”与“国家”·[沈慧玲]中国民间信仰在泰国的传承
·[王加华]被“私有化”的信仰:庙宇承包及其对民间信仰的影响·[史铁生]庙的回忆
·[高丙中]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