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陈进国]南海诸岛庙宇史迹及其变迁辨析
  作者:陈进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14 | 点击数:30397
 

摘 要:南海诸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的领土,我国拥有无可争辩的完整主权。我国沿海人民在南海诸岛所建的庙宇如天后庙、土地庙、大王庙、兄弟公庙或孤魂庙,不仅是我国人民发现、开发海南诸岛的标志和见证,而且是我国人民在南海诸岛留下的文化遗产资源,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从1907年日本西泽吉次入侵东沙岛事件到1933年法国抢占南沙九小岛事件,南海诸岛上的庙宇及其相关的遗迹,都是中国政府进行外交交涉并收复主权的证据链。而日本、越南、法国、菲律宾等在侵夺南沙诸岛的主权时,也积极毁灭庙宇遗迹,以期强调所谓的“历史占有”。本文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考古挖掘、实地调查,全面、系统介绍了我国东沙群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的庙宇史迹及其分布、基本现况、文化变迁,并进行详实的考辨,得出了更为准确的结论。

关键词: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庙宇;史迹;水下考古

作者简介:陈进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一、前言

  南海是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南海诸岛包括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等岛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的领土,我国拥有无可争辩的完整主权。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史前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居民就率先登上南海诸岛,进行渔猎生产,是最早来到南海诸岛的先住民,最早对南海诸岛进行开发经营和命名,是历史拥有南海诸岛的主人。我国政府对南海诸岛最早实行军政管辖和最早行使主权。我国人民筚路蓝缕,持续开发、经营和管辖南海诸岛,并兴建了各种中国文化设施,包括大量的庙宇。这些庙宇设施是岛礁最重要的文化标志,也是渔民岛上活动的中心。近现代以来,日本、法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在侵占南海诸岛时,相继破坏庙宇设施,以期伪造所谓的历史证据。近现代的中西文献、海峡两岸的陆上、水下考古调查,以及各类的实地调查和口述资料,都如实地记录了南海诸岛的庙宇遗迹及其变迁情况。[①]笔者多次在海南省进行庙宇的田野调查,走访了海南岛各县市的近200座庙宇,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②]本文拟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对南海诸岛庙宇史迹与现况,进行考现学分析。

  二、东沙群岛的庙宇史迹及其文化变迁

  东沙群岛由东沙岛、东沙礁、北卫滩和南卫滩组成,分布于北纬20°33’-21°58’,东经115°54’一116°57’之间,自古是我国神圣的领土,史书上的“长沙”“南澳气”“月牙岛”都是指东沙群岛。[③]东沙岛面积约1.8平方公里,曾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之一。围绕东沙岛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晚清至民国期间,先后发生多次外交争议,岛上庙宇史迹一直是解决主权归我的重要证据。

  据外国考察者的记录,至迟在清嘉庆十八年,中国渔民就在岛上建有天后庙或大王庙:“1813年8月28日,罗斯船长及其同伴调查者,在访问这个浅滩时发现了它们。登陆后,在岛西部发现了一个可供船只停泊的深海湾,那里是每个春季中国渔民到此捕鱼的庇护所,岛上建有一个中国庙,已破烂不堪。”[④]这是我们所见关于东沙群岛庙宇的最早记录。清宣统二年(1910年)《东目庙笔记》也记载:“是岛为闽粤渔户营业之所,由来已久。岛上有大王庙,为各渔户所公立,沿海渔船,不下数百艘。”[⑤]

  清光绪二十三年(1907年),日本人西泽次吉带人有计划地侵占东沙群岛并强毁岛上的庙所,是周边国家有计划地侵略南海诸岛之始作俑者。清政府为与日本进行领土主权交涉,不仅派兵进行了实地巡察,而且具体问询了东沙岛上渔民的经历,从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庙宇史料。

  清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以东沙岛有庙宇的证据,向日本驻粤领事提出严正交涉,东沙岛是中国有主之岛,要求日本人退出东沙岛:

  一是“据提督镇冰所派飞鹰猎船管带黄钟瑛报告所称,岛上旧有中国渔民所建天后庙,日人西泽来时将之毁去,以图灭迹。”[⑥]是年润二月初一日两广总督张人骏报清庭外务部与日本交涉:“东沙系粤辖境,闽粤渔船前往捕鱼停泊,历有年所,岛内建有海神庙一座,为渔户屯粮聚集之所。西泽到后,将庙拆毁,基石虽被挪移而去。石块及庙宇,原地尚可指出。该岛应属粤辖,此为最确证据,岂能为无主荒境。……西泽毁我庙宇,逐我渔民,在岛年余,获利甚厚。揣彼用心,以为神庙已毁,无可作证。” [⑦]润二月初四日又电:“西泽擅自经营,毁庙驱船,种种不合,实系日本侵夺,并非华人放弃,似未便予以保护。粤无出海大船,稽查亦恐难周,拟乃饬商令撤退之说,并要以毁庙损失,渔业及私运磷质各项之赔偿。……”润二月六日又电:“建庙屯粮,渔业尤公法所特认。庙本完善,且有存粮,为西泽所毁拆,并有旧址。”3月26日又电:“岛上庙宇被毁及沿海渔户被驱逐,历年损失利益,交由两国详细公平估值,由西泽赔偿。”[⑧]

  二是“又当时新泗和渔船般主梁带往来东沙近四十年,和在该处捕鱼,于宣统元年正月复往东沙,为日本人所逐。”[⑨]

  三是清末广东香山县渔商梁应元禀称:

  “缘同等向香港机利文街开张兴利煤厂并悦隆鱼栏,历年均有渔船往来广东惠州属岛之东沙地方,捕鱼为业。于光绪三十二年,忽有日人多数到岛,将大王庙一间毁拆。查该庙系该处渔户公立之所,坐西北向东南,庙后有椰树三株。现下日公然在此开控一池,专养玳瑁;前时该庙之旁,屯有粮草伙食等物,以备船只到此之所需,今已荡然无存。……并斥逐我船离岛。商等因念此岛向隶我版图,渔民等均历代在此捕鱼为业,安常习故,数百余年。今日人反客为主,商等骤失常业,血本无归,固难隐忍;而海权失落,国体攸关,以故未肯轻意离去。本月二十日,适遇我国飞鹰兵轮并海关开办巡轮两双前来查勘该岛,商等即将一切情形缮禀,恳请代为转详各大宪,力求保护。”[⑩]

  根据1928年陈天锡编著《东沙岛成案汇编》所附“梁胜等供词”,描述了东沙岛庙宇的源起及日人大肆破坏庙宇的情形:

  一是“船主梁胜供,现年六十八岁,系香山县人,住南门街,父母俱故,妻子无存。小的自同治八年,在同安祥大渔船雇工,前往东沙岛捕鱼为活。……每年往东沙岛三次。并于光绪廿五年,在东沙岛边搭盖大木厂一座,长二十八丈,阔四丈八尺,共用去银四千余元。……小的初到岛上,见树木林深,并由小的经手,种有椰树三株。又见有大王庙一间,系旧的,小的于二十二年,签银二千元左右修好。又倡建兄弟所一间,即祠堂,用银五百元。至二十九年,新东及各伴,又再签银七百余两重修。洋面有兴利船一只,同往捕鱼。又小的船上各伴,自同治十二年起,至光绪三十三年七月止,共死去各伴一百三十二人,均在岛上安葬,其死之姓名年月,用簿注明。如一半不论病死或不测,均由东家每名补回他亲属或父母妻子安家银三百元,历安抚异。不料,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初二日,有小输轮一只,见有日本人九名到东沙岛,输泊岛边上岸,带有干粮等物,居住十余天。每日四围盼望,又入深林树木之中,迨后有输船来接九人而去。又至三十三年八月二十日,有大兵轮一艘,载有日本人约二百余,俱西装服色,有无士人,难以分辨,车至小的大渔船,走过船来,有携剑者,有携刀枪者,要赶小的等不准在此岛左右捕鱼,即刻要小的开行,小的等不允,遂将舢板四只打烂,木料浮于海面。此三四日间,又见兵输日人登岛,将大王庙、兄弟所,尽行毁拆,用火焚化。又见岛上有坟塚百余座,用铁器掘开,取出各骸骨,将胶菜木栏尽拆,又砍伐岛上树木堆起,将百多具尸骨,架着火棚尽行烧化,推入水中。小的在渔船上亲见,于是三四日内,一并将小的船驱逐,即驶回澳门。自被逐后,并未到过东沙岛一次,所供是实。”[11]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指阅微站 2016年07月14日 01:27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曹南来]旅法华人移民基督教:叠合网络与社群委身
下一条: ·[吴青]社区信仰与学科进路
   相关链接
·[王小蕾]海疆与内地的融合:明清以来岭南民间信仰在南海诸岛的传播·[李银平]民间信仰空间变迁与传说叙事圈层构建
·[许琳琳]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马头村“网红庙宇”的田野调查报告·[杨思敏 吴重庆]“承包”神明:民间信仰格局的变迁与庙宇灵力的再生产
·[陈科锦]庙宇重建、仪式复兴与地方社会构建·[岳永逸]庙宇宗教、四大门与王奶奶
·[沈洁]作为“枢纽”的庙宇:1920至1940年代村落场景中的“现代”与“国家”·[沈慧玲]中国民间信仰在泰国的传承
·[王加华]被“私有化”的信仰:庙宇承包及其对民间信仰的影响·[史铁生]庙的回忆
·[高丙中]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