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录会启是从来没有的事情,所以一班香客都很注意,他们聚着看我。有的疑惑道,“钞来作什么的?”有的诧叹道,“他写得真快!”有的重碰见了我,对我笑道,“又来了!”我本来很怕羞,更经不起他们的注意,要不是受了抑压了一年的奇心的逼迫,一定是羞怯得写不下了。现在居然把它们钞完,虽是有许多节录得太简单,总算得到了一个大概情形,我真是非常的快乐。
——《妙峰山的香会》
一
1925年4月30日——5月2日(农历四月初八至初十),顾颉刚与容庚、容肇祖、孙伏园、庄严一行五人,承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风俗调查会的嘱托,来到京西妙峰山调查进香风俗。由于五人中的孙伏园掌握着《京报副刊》这一颇有影响的阵地,这次调查回来各人所写篇什,以“妙峰山进香专号”为名从该年5月到8月陆续刊发了5期,引起社会上正反两面较为广泛的反响。现在学术史家一致认为,此行揭开了中国现代民俗学田野调查的第一页。1928年9月,顾颉刚将与这次调查相关的29篇文章汇集成册,题名《妙峰山》,作为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丛书”之十八出版。何思敬在其中《读妙峰山进香专号》一文里就赞叹说:“妙峰山专号就是打破这种暮气的一个霹雳。不特关于民间宗教,科学的调查是第一次,并且这第一次的调查已经得到很好的成绩。”其中,顾颉刚的贡献显然最大,他不独是这次田野调查的发起者,也是最勤恳的调查人员。他不知疲倦地抄录那些会启,不单引得香客们围观风评,连同行的庄严等人也自叹弗如:“此颉刚之所以为颉刚也!”。《妙峰山》里最有价值的文章,是顾颉刚的长文《妙峰山的香会》,而文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便是建基于他所抄录的99份会启之上的分析。顾颉刚本人对此也有坚确的信心,面对社会或学界的一些负面评论,比如说宣扬迷信、小题大做之类,他毫不谦虚地说:“我常想,能够注意这个问题的,怕全国只有我们几个人吧?我们调查的固然不详细,但比我们详细的还有谁呢?”
《妙峰山》初版封面
但不久之后,顾颉刚就发现这话说得未免有些托大,还真有一个人比他们调查得更早、也更详细。此人叫奉宽,号“小莲池居士”,满洲人,在光绪丙寅年(1896年)就奉母朝山,从民国甲寅年(1914年)开始又连年挈妇将子上山进香,积30余年经验见闻,又特别留心于史事,将妙峰山各香道沿途碑碣古迹包括会启之类,一一摩挲抄录,并引证近百部文献,写成了一本《妙峰山琐记》,原是拜托容庚觅地出版,尚未着落。顾颉刚偶然在容庚处见得,如获至宝,当即求归中山大学,作为“民俗学会丛书”之三十六出版,并亲撰序言、毫无保留地推奖说:“这才是正式的调查!这才是调查的型式!”末了,还不吝煽动:“本书的读者们,你们若不继续着奉宽先生的脚步而前进,你们真是辱没了这时代的使命了!”
二
顾颉刚一向果毅自负,能让他如此倾心推奉的,必有过人之处。将《妙峰山琐记》与顾颉刚的论文《妙峰山的香会》稍作比对,即可发现,在学术内容尤其是材料的绵密完备方面,后者几乎可以被前者全部覆盖,便是顾颉刚最为人称道的、辛辛苦苦抄录的99通会启,奉宽书中竟然早已罗列了“三百十余数”,毕竟,3天的调查怎能敌得过30年的留心呢?那么,为何至今学界仍然要以顾颉刚他们而不是奉宽作为民俗学田野调查的起点呢?学术史家列举了一些理由,比如顾颉刚他们是由国家机构委派的团体行为,并且由重要媒体宣扬而获至广泛的社会效应等等,这样说法固然没错,但恐怕还不是根本,我以为要更多关注的是学术内容背后的理念和情怀。
奉宽《妙峰山琐记》封面
奉宽的写作,沿用传统山寺志的体裁格式,看重的是妙峰山各处的古迹文字,而那些在古迹文字边上走动的活生生的人,似乎只是为了被写入那些文字而影影绰绰地存在着,以便让作者发抒“问王侯之第宅,昨是今非;听山野之讴歌,东收西拾”一类的遗老心绪,与东京梦华、西湖梦寻等等的生花梦笔,是同一的风致。
而顾颉刚他们则是秉承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全新理念。顾颉刚在为《京报副刊》“妙峰山进香专号”写的引言中就明确说,之所以要进行妙峰山田野调查,主要有两方面的理由:一是“在社会运动上着想”,这就是当时所谓“到民间去”的社会思潮,倡导知识阶级主动亲近民众,以便开启民智,达到平等共和的社会理想。即便像妙峰山这样的进香活动,也不能以迷信二字一笔抹杀,因为可以从中了解民众“意欲的要求,互助的同情,严密的组织,神奇的想象”。第二是“在研究学问上着想”,也就是反对传统以经学为核心的狭小格局,认为“学问的材料,只要是一件事物,没有不可用的,绝对没有雅俗、贵贱、贤愚、善恶、美丑、净染等等的界限”。朝山进香是民众的大事,可以为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美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供给上好的研究材料。
正是基于这样的意思,何思敬将他们的行为提升到“时代精神”的高度,他说:“妙峰山专号不是一个人的著作,更不可以对于一人之表示包括其他的作者,但颉刚先生的精神不独我一个人,想大皆都承认是一个时代的所谓时代精神(Zeitgeist),而他便是这个精神的代表选手,倘对于他一人有所表示,这也是对于一个时代精神的表示。”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