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口述史的现状,围绕历史研究的学术精神与学术规范,借鉴史学前辈的重要论述与成功经验,并结合作者多年的历史学习与研究经历梳理和论述了口述史的源起、争论、方法、价值、局限等五个重要问题。口述史分口述史学和口述史料,口述史学是指主要以口述史料为依据撰写的历史,是采访者与口述者经过对话交流而合作完成的。而口述史料是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并列的三大史料之一,是通过口述方式收集的史料,有录音和文字两种形式。
[关键词]口述史; 源起; 争论; 方法; 价值; 局限
[作者简介]岳庆平,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口述史"是目前历史学领域引人注目的新趋势和重要前沿,各个方面的"口述史项目"层出不穷,各种形式的"口述史热"也方兴未艾。继我在《湖湘论坛》2012年第3期上发表《关于治史的六点体会》之后,学界有些同仁希望我针对"口述史"的现状,围绕历史研究的学术精神与学术规范,借鉴史学前辈的重要论述与成功经验,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历史学习与研究经历,再撰文谈谈"口述史"中的几个问题。
"口述史"分口述史学和口述史料,本文的"口述史"侧重于口述史学,是指主要以口述史料为依据撰写的历史,是采访者与口述者经过对话交流而合作完成的。而口述史料是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并列的三大史料之一,是通过口述方式收集的史料,有录音和文字两种形式。在现代社会,口述史料的文字形式也要有录音作为依据。
一、口述史的源起
口述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源起都很早。在中国,远古的神话传说就是通过无数先辈的口述,为我们后人保存了远古先辈生活、生产、军事、祭祀及治水等各种活动的记录。如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大禹治水、黄帝蚩尤之战等。周朝设有专门为史官搜集人们言谈内容的书记:"动则左使书之,言则右使书之"。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不仅通过"读万卷书"搜集文献史料,而且通过"行万里路"搜集口述史料。正如顾颉刚先生所说:"凡是没有史料(文献史料)做基础的历史,当然只得收容许多传说。这种传说有真的,也有假的;会自由流行,也会自由改变。改变的缘故,有无意的,也有有意的。中国的历史,就结集于这样的交互错综的状态之中。你说它是假的吧,别人就会举出真的来塞住你的嘴。你说它是某种主义家的宣传吧,别人也会从这些话中找出不是宣传的证据。你说它都是真的吧,只要你有些理性,你就受不住良心上的责备。你要逐事逐物去分析它们的真或假吧,古代的史料传下来的太少了,不够做比较的工作。所以,这是研究历史者所不能不过又极不易过的一个难关。"
在西方,《荷马史诗》、《马可·波罗游记》都属于口述史书。尤其是《荷马史诗》,作为口述史所要追溯的重要源头,或作为一种古老的可以咏唱的英雄史诗,其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口耳相传年代。修昔底德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大量采用口述史料,并运用缜密求真的科学方法,怀疑某些口述史料的可信度。伏尔泰的著作曾参考了包括个人回忆在内的很多生动形象的口述史料。马克思的《资本论》也引用了来自报刊、白皮书和回忆录的丰富翔实的口述史料。
唐德刚被认为是现代最早从事中国口述史的专家,他说:一般学者总以为口述史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内文斯先生一人提倡起来的,殊不知它是我国历史学里的老传统。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末期,发生了荆柯刺秦王事件。这一件所谓"图穷匕见"的暗杀案,从开始到结束,不过短短几分钟。当时在场者除荆柯与秦王外,还有一个医生夏无且在侧。数十年过去了,当事人也都死了。历史学家司马迁要写这段历史,为了发掘历史的真象,他可能请教了夏无且医生的老朋友公孙季功和一位董先生。他俩都听过夏医生亲口说过这件暗杀事件的始末,现在司马公再访问他俩人以明真象。最后他才根据这个访问纪录,写出那比较可靠的惊心动魄的《刺客列传》来,这就是我国史籍中最早的"口述历史"。唐德刚先生还当面对内文斯说:"你不是口述历史的老祖宗,而只是名词的发明人,口述历史是中国和外国都有的老传统。"
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按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一份报告的说法:"口述史是在1948年作为一种记录历史文献的现代技术而确立自己的地位的,当时哥伦比亚大学的历史学家内文斯开始录制美国生活中的要人们的回忆。"内文斯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研究口述史的专门机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成为世界公认的口述历史重镇。1967年,美国口述历史协会正式成立。年美国口述历史协会提出了一套评价口述历史的标准, 规定了口述历史工作者和口述历史机构的义务。世纪年代, 现代口述史的理论和方法开始介绍进中国。前期主要是译介和评述西方口述史的理论和方法, 年代后开始探索和建构中国口述史的理论和方法。年, 国际口述历史协会正式成立两年一度的国际会议已先后在瑞典、巴西、土耳其、南非、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捷克等国家召开。
有人依据关注点的变化,将现代口述史的六十多年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二战"后,回忆文体(作为"人民史"的来源)的复兴。二是从1970年代末开始,对记忆与主体性的"后激进"探索日益发展。三是从1980年代末开始,更关注历史学家的采访者与分析者角色。四是1990年代以来的电子革命。
姚力将近年国内口述史著作分为五类:一是带有社会学、人类学倾向的口述史。如《走近鼓楼--侗族南部社区文化口述史》等。二是立足文学的口述史。如《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等。三是自传体口述史。如《黄药眠口述自传》等。四是政要人物口述史。如《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等。五是普通民众口述史。如《中国知青口述史》等。
二、口述史的争论
关于口述史的争论主要有三:一是关于口述史定义的争论。内文斯说:"口述史是用现代科技产物录音机、录像机来实现口述语言、声音、形象的保留,是有声音,可倾听,可观赏的历史。"杨立文先生说:"口述历史最基本的含意,是相对于文字资料而言,就是收集当事人或知情人的口头资料,它的基本方法就是调查访问,采用口述手记的方式收集资料,经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为文字稿。"
唐纳德·里奇说:"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斯塔尔说:"口述历史是通过有准备、以录音机为工具的采访,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和迄今尚未得到的原始资料。"王海晨等先生认为,里奇和斯塔尔的界定对口述史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够,而过分强调获取口传记忆的录音工具有欠科学,同时界定概念的目的也不明确。唐德刚写《李宗仁回忆录》,李宗仁口述史料只占15%,而剩下的85%是从档案馆、图书馆、报社等处找来的。王书君写《张学良世纪传奇一一口述实录》,90万字中张学良的口述不到15%。"如果口述史料只在口述史著作中占15%以下,还有没有必要冠上口述史的名字?如果口述史著作都是这样的,如何理解口述历史的独立性?这就给口述史理论家们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如何来定义口述历史?"
程中原认为:口述史是"亲历者叙述的历史"。虞和平认为:"口述历史主要是指非亲历者或知情者写作的历史回忆录。"樊洪业说:"口述历史是口述史料。推动口述史工作,目的在于推动为科学史研究服务的史料建设,而不是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史学分支。"王宇英反驳说:"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口述史料与口述历史是有严格区别的。""口述历史是研究者对口述史料的加工、整理、研究和提升,而不是访谈史料的简单复原,应该有脚注、旁注、尾注等。'口述历史'是一份要求很高的工作,记录者要熟悉口述历史的通行规则,还要有丰厚的历史知识素养和文学修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