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山杉木到船厂龙舟
南通镇方庄村自明清以来就有建造龙舟的传统。村里目前有4家龙舟厂,其中3家由有着“龙舟世家”称号的方氏三兄弟所有。方氏三兄弟自幼跟着父亲方森官学造龙舟,十三四岁时就已经出师,祖传的精湛手艺及方家持续创新的精神吸引了许多本地和外地的村民来此定制龙舟。
每年端午节前后,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锣鼓声和呐喊声回荡在福建的溪流江河,各村的壮汉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竭尽全力赢得龙舟比赛为村争光。除了优秀的划手,自然还需要一艘划得快又光彩夺目的龙舟。
端午节前的两三个月,正是龙舟厂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54岁的方和刚师傅(曾用名方和根)跟12位工人一直在厂里忙着赶工。这间厂房不过三四百平方米大小,里面摆放着几艘尚未完工的原木色木船,大小各异。空气中弥漫着原木味、桐油味以及汗味的混合味道,夹杂着电锯和大电风扇工作时的噪音。5月底的南方,天气炎热,工人们大都打着赤膊,有的拿着电锯锯木板,有的拿着十几厘米的铁钉钉进船身,有的则用刷子给船身刷黄棕色的特殊勾缝剂。
在这样的旺季,他们每天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一天就能完成一艘龙舟的制作,这都得益于平时的充分准备。每年端午节过后,方和刚就会去福建深山采购上好的杉木,然后带着工人们锯木头、晒木头和打磨木头,备好所需材料。这些繁琐的准备工序往往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据方和刚回忆,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方家就世代造船至今。福州的传统龙舟是32个划手,包括一个坐船头放鞭炮的,一个在船头的鼓手,一个在中间的锣手和一个在船尾的舵手。目前制作的龙舟长度大多18米到22米,宽度在1.1米到1.25米之间。
方和刚师傅告诉笔者,龙舟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定龙骨,开斧仪式过后才能正式开工。定好龙骨之后确定龙盘,再一块块加肋骨上去,用大的铁钉进行固定。龙骨和肋骨是最核心的技术部分,能够确定龙舟的形状。利用木头天生的弹性,船头和船尾都会有一个翘度,大约50厘米的高度差。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赛龙舟这项传统习俗也受到冲击,村里赛龙舟的人比过去少了很多。有趣的是,船厂里接到的龙舟订单却比过去要多。方家3家船厂一年有100多艘龙舟订单。“以前龙舟修修补补可以用好多年。但是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花两三万元买一艘龙舟对村子来说算不了什么,船坏了也就不修了。”方和刚说。
手工技艺努力跟上时代需求
跟许多传统的手艺人和工匠一样,方和刚最担心的还是自家手艺的接班问题。他把在外地打工的小儿子喊回来,跟着自己学做龙舟,但心里也没底。他对着笔者苦笑道:“儿子不做,我也没办法。”他摇摇头,表示没法去想传承这件事,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总之现在是能做一年是一年。不仅如此,厂里的工人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也是退休一个少一个。每天的工钱300多元,干的活儿又苦又累,季节性也比较强,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学这门不挣钱的手艺活。
方和刚31岁的大儿子方传胜是货船上的海员,在旺季时会来厂里帮忙。他告诉笔者,工人的人工费一直在涨,但龙舟的价格却涨不上去,利润也并不高。
此外,为了推广安全系数较高的钢铁渔船,政府不再审批新的木船出海捕鱼。一位72岁的老工人回忆道,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铁船渐渐取代木船,现在出海捕鱼基本都是铁船,不少同行都失业了,自己也是因此离开之前的大船厂来到方家的龙舟厂。方和刚也感慨,以前自己都去木船厂找工人,但现在这样的工人也越来越少。
村里不远处就是方家老大、58岁的方和勇的龙舟厂,戴着老花眼镜的他正在认真地打磨木材。他自豪地说自己的龙舟在起步时比广东那边做的龙舟要快,并且现在已经改良到第3代龙舟。他会根据划手的人数和体重来设计龙舟的大小,“做龙舟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改革,跟上时代的需求”。他的儿子已经出师,继承了自己的造船手艺。
色彩斑斓的龙舟在水面上争相斗艳,而龙头则代表龙舟的灵魂。有个性的龙头在比赛里最能吸引眼球。方庄村的方孝水师傅是专门雕刻佛像和龙头的手艺人,福州一带的龙头大都在他这里定购。方家院子里摆放着各种尚未雕刻完毕的佛像和龙头,屋里有一股呛鼻的颜料味,伴随着电视里的闽南戏曲唱词,他和家人正给几个尚未完工的龙头涂色。
龙头的颜色五花八门,外形也多种多样,比如朝天龙和马龙等。制作过程十分繁琐,比如雕刻、收光、磨光、油漆和晾干等等,一般需要30多天才能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才是画龙点睛,画上象征着中国人的黑眼睛,这才算完工。
方孝水说嘴巴大、牙齿龅、眼睛突的龙头最显气势。各村所信仰的图腾不一样,所选择的龙头也不一样,史料也记载当地人曾用过青蛙做“龙头”。除了传统的龙头,他还做过女子龙舟队所用的凤头,以及狮子、老虎和熊猫等比较少见的“龙头”。
既是情感寄托,也是生计所依
方庄村的造船历史仅仅只是福建龙舟文化的一个缩影。像方氏三兄弟这样坚守造船传统的老师傅并不在少数。
在海澄镇的月港,有着百年历史的崇兴造船厂是古月港码头“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见证。作为明朝中后期“海禁”政策下的重要对外贸易港口,月港拥有18条通往东西洋的航线,与47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毋庸置疑,月港的造船技术也是一流,载有漳州窑瓷器等中国商品的一艘艘海船就是在这里驶离码头,换回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59岁的郑水土师傅(后文中称“阿土师傅”)是家族船厂崇兴造船厂的负责人,同时也是郑氏家族高超造船技术的继承人。郑家自明朝起就开始制造木质海船,在清末民初,郑家所造的海船曾驶往国内港口城市以及南洋各地,如新加坡、菲律宾。
他说,大概30年前,自己就主要改做龙舟以维持船厂,因为木质渔船已经得不到许可证出海,现在每年有三四十艘龙舟订单。此外,他还制作精美的海船模型工艺品。他感慨,现在能做海船上大帆的工匠也不多了。
14岁就出师的阿土师傅对自己的龙舟信心满满,他造的龙舟在比赛中经常独占鳌头。他说自己不需要图纸,所有的东西都在脑海里。2015年6月初,他完成一艘29.48米长、1.5米宽的龙舟,这是当时闽南地区最大的龙舟。
和福州的龙舟有所不同,当地的龙舟没有龙头,钉一块三角形的红布在船头象征龙舌,两侧船舷上各有一只龙眼睛代表千里眼。划手们会半蹲着站成两排,力气大的人靠前站,掌舵的人会控制船速和方向。如果两边人的速度差不多,舵会翘起来,进行加速;如果两边速度不一样,舵手会把舵压在水里,调节速度。
阿土师傅并不识字,却是唯一能读懂郑家手绘造船图谱的人。祖传的《海澄郑氏造船图谱》详细记载了1919年至1937年间郑家所建造的16种运输船、渔船和客船等的船主、尺寸、结构和用料,以图配文,融入了当地特色的鲁班字及闽南语自造字。凭借这本图谱和世居月港的造船渊源,郑家作为月港乃至闽南造船技艺的传承代表,被记录于《闽南记忆·清漳古郡丛书》·《一代宗师》一书中。
阿土师傅这样的能工巧匠赋予龙舟生命,而龙舟则是他毕生的情感寄托,同时也是他的生计所依。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6月25日第1版 【本文责编:赵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