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百年龙舟厂的坚守与失落
  作者:记者 许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5-28 | 点击数:9544
 

  赛龙舟祭拜屈原的仪式仍在传承,福建百年龙舟厂已被拆除。

  作为发源于中国,在东亚、东南亚地区盛行的民间活动——赛龙舟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且并不是一项只在端午节上演的民间活动。与赛龙舟密切相关的载体之一——龙舟制作手工技艺,在福建省的福州、漳州等地传承至今,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独有的文化肌理。

  在福州市闽侯县南通镇的方庄村,“龙舟世家”方氏三兄弟经营的龙舟厂仍在坚守着祖传的技艺,却很担心手艺后继无人。而位于漳州市龙海市海澄镇月港的崇兴造船厂,已经在今年2月底确定拆除。百年船厂的去留问题曾引起文保专家和当地媒体的关注,但最终保护方案未被采纳。

  端午前后,无比壮观的龙舟赛事将福建省许多河道周边的各个村紧紧连接在一起,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下的百年造船厂,在坚守与失落中也只能勉强前行,前途未卜。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6月25日第1版
【本文责编:赵昱】

上一条: ·探访“非遗”油纸伞传人毕六福
下一条: ·坡芽歌书:是歌亦是书
   相关链接
·[杨镕]文本化与语境化:民间艺术传承的双重路径·[于晓雨]泰山庙会时空中的传承与变迁
·[祝晓彤 周敏]共塑“地方芭蕾”:中华葫芦第一村的内生驱动与协同治理·[朱煜荣]纳西族热美蹉传承人的双重身份调适与实践研究
·[朱炳国 王群]六月六节俗的传承与杂糅·[张怡 周全明]民间工艺创新设计的局内意识与局外意识
·[周霖]昌都硕督人的狮子舞·[张玉琳]重返生活世界:民间文学的家庭生活实践及其活态传承
·[张宇萱]遗产化视角下传承人口述史的作用机制与当代价值·[张勃]北京春节的传承与变迁
·[余静林 杨琳]共生理论视域下长江干流语言民俗的活态传承·[杨卓玥]西安回坊口承文学的文化叙事与传承研究
·[杨佳怡]家庭灵媒故事的代际传承·[席辉]民间信仰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
·[吴小丽 林晓彤]敬惜字纸的文化传承与影响·[吴比]东部苗族谜语的形态、特点与功能
·[尉富国 丁永祥]汉中市南郑区“春官说春”民俗调查研究·[王子尧]北京中轴线民间叙事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路径研究
·[王心怡]“名”“实”之间:走马镇空间生产与故事传统传承·[王小明]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热贡艺术唐卡传承与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