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王明珂谈人类“村寨”中的女巫恐惧
  作者:王明珂 饶佳荣 石伟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5-15 | 点击数:7118
 

  前面提到的西方女巫与毒药猫有什么具体分别?进一步说,西方人是如何看待女巫及其形象的,羌族人又是如何看待毒药猫故事的?

  王明珂:关于女巫故事,我没有去欧美相关地区作田野考察,因此我注意的是它们与羌族传说的相似之处。举例来说,西方女巫都是骑着扫把飞行,在羌族的毒药猫传说里,毒药猫坐着橱柜飞行;从文本分析来看,扫把与橱柜都是女人的家事用具,代表的是女性。又如,女巫与毒药猫都会定时聚会宴乐,这代表人们恐惧的是一个恶毒的外界群体,而不只是一个女巫或毒药猫。讲这些毒药猫故事,在本地人看来,用四川话说,就是“摆条”,就是随便说说的意思。在欧美社会中,女巫故事主要也是一些流传的神话传说,杀死女巫是为特例。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讲述神话传说的过程中,它有时会影响人们的记忆与经验,因此影响人们的现实作为,就不仅仅是神话传说了。

  男性是否也可能成为毒药猫?

  王明珂:有,但很少。据羌族人说,毒药猫主要就是女性,而且女性毒药猫的威力强,越是年轻貌美的,越是法术高。有的地方,人们认为毒药猫分两种,一种是前面讲的会变成动物害人的毒药猫,一种是老年毒药猫,只能用指甲放毒,就是有人去她家做客,她会通过指甲把毒渗到汤水里。这种毒药猫常成为人们言谈下的生活经验,比如谁去了某个老婆婆家吃了东西,回来后不舒服,大家就说那个老婆婆是毒药猫。这种老年毒药猫的威力比较轻微,她也不会变化。从中可以知道,毒药猫跟女性的本质有关系。因为村寨里讲究根根纯净,包括道德纯净,那么外来女性对本地的道德纯净是一种威胁,越漂亮的越有威胁,因为性的吸引力越大。所以,毒药猫也跟女性的性幻想、性吸引力有关。

  近些年来,您对毒药猫理论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王明珂:我一直在关注IS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欧美社会内部穆斯林移民小区所发生的事,以及大量难民移入欧洲可能在未来产生的影响。简单地说,部分穆斯林移民变成了毒药猫,他们原来是西方社会中的代罪羊,是边缘人。网络社群媒体,让他们从远方得到一些真实或不实的讯息,他们彼此交换自身的恐惧与猜疑,对现实绝望,因而当他们觉得有机会对西方社会报复时,就投入“伊斯兰国”成为“圣战士”。我想藉此提醒大家,经常在这样封闭的群体中,恐惧、猜疑都常是想象,仇恨也没有必要。现在有了网络社群,远方发生的事情都在很快地流传,但很难去求证,大家都以为是真的。我们更要注意,那些时时以“内忧”(内部毒药猫)、“外患”(外部毒药猫)提醒其国人或追随者的政客之言论;政客常挑起群众的恐惧与猜疑,而获取其自身的政治利益。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给我的一个冲击是您在彝族方面的研究,但感觉还没有展开。您认为彝族比较特殊,那彝族有毒药猫传说吗?

  王明珂:的确,在这本书中,我用了自己近几年在凉山彝族方面的研究心得。但因精力与时间有限,我无法将这部分的研究完整地写出来。再说,这些年我对彝族的研究,比我的羌族研究浅薄得多,田野考察也无法深入进行。但是,因为我以前在川西羌、藏地区从事过很多年的田野考察,因此能够从对羌、藏社会的认知中体认凉山彝族特别的地方,以及其重要性。相反的,虽然我对彝族的田野了解不是特别深,但是仍可以感觉到对凉山彝族的认识,能让我对川西羌、藏社会——我称之为“山神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在川西的羌、藏族研究里,特别注意到当地的山神信仰,及其与本地人类生态之间的关系。这种人类生态下的社会,可称为“山神社会”。山神社会的特质之一,与在此社会中经常可见的弟兄祖先历史心性有关,也就是对内谨守自身地盘,与邻人合作保护共有地盘,又彼此区分、争夺地盘的一种人类生态。这种社会的人群,不以往外开拓发展作为解决资源不足问题的手段。他们对外界很恐惧,出外打天下、移民,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不让别人侵犯自身的地盘,也期望大家都能尊重彼此的地盘界线。这是一种人类生态体系,一种特别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中,容易产生如山神崇拜的地盘神信仰,容易流传弟兄祖先历史记忆,容易产生毒药猫传说。与此相反的正是凉山彝族及其代表的人类生态;彝族人过去经常迁徙、外出开荒垦殖。当然,对青藏高原东缘那些重地盘的族群来说,彝族是非常野蛮的,非常凶,过去在川西、云南等地这几乎是一种常识;四川话讲的“僰猡子”、“猓猡子”,便是对彝族的称呼,也用来称野蛮不讲理的人。

  过去我在进行对羌族、嘉绒藏族的田野研究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羌、藏族的山神信仰与他们谨守地盘的人类生态有关,那么,过去到处开荒、移垦而常侵入他族地界的彝族,是否有类似的山神信仰?那时候,在一项关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研究计划中,我请了几位大陆研究生到凉山地区考察彝族的山神信仰,他们都失望而返,表示找不到这一类的信仰,还表示对我感到抱歉。其实,这初步印证了我对山神信仰的了解。后来连续三年,我自己到凉山地区考察当地人类生态,以及相关的,人们对空间与人群血缘的记忆。当时我正在台湾的中兴大学当文学院院长,能进行田野考察的时间短,因此难以深入。然而在这些田野考察中,的确,我也没能在当地找到与川西藏、羌族山神崇拜类似的地盘信仰。相对与此的是,不同于羌、藏族的家族历史记忆非常浅短,凉山彝族有非常长且丰富的氏族、家支记忆。

  后来我认识到,这是两种完全不同形态的社会;一种是以血缘人群认同为主的社会,一种是以空间人群认同为主的社会。从中我们似乎可以见到,人类由小国寡民、各自谨守地盘的社会,逐渐发展转变为复杂化、阶序化社会的历程。这种转变的一个关键就是血缘性家族历史记忆,与藉此强化的血缘性人群认同。这种历史记忆,可以让人们跟远方、外界庞大人群建立紧密的关系,因此无论走到多远的地方都不畏惧,这种社会跟藏、羌族那种社会是完全不一样的。

  毒药猫传说与山神信仰、弟兄祖先历史心性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王明珂:弟兄祖先历史心性产生于生存资源匮乏且相当封闭的村落生活中;各人群合作保护共同领域,对内彼此区分资源边界,并且因此群体内经常有冲突对抗。在这样的社会中,因“地盘”对一人群十分重要,因此相关的信仰也很普遍;山神信仰只是一种地盘神信仰。至于毒药猫传说,那不只是一种传说,也是一种信念或观念,人们相信有些女人会变成邪怪来害人的想法或观念,因此女巫、蛊女等也是这一类的传说与信念。它们产生于大男人主义的父系家族社会,当这样的社会受到外界威胁并有内部冲突分裂危机时,就容易在毒药猫、女巫等信念下找一代罪羔羊来化解危机。所以有弟兄祖先历史心性的社会,几乎必然有地盘神信仰,也很容易产生以毒女传说来找代罪羔羊的现象。

  严格定义的弟兄祖先历史心性、山神信仰、毒女传说等等,流行于青藏高原东缘以及西南、南方的山村社会,藏、羌、苗、瑶及山间的汉人社会中都有。较广义的这些心性、信念、信仰,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特别是地盘神信仰及毒女信念。譬如,中国传统的大家庭便是一个封闭的以“弟兄”为主的小社会,兄弟家支有合作又有区分、斗争,最后也容易有个小媳妇成为代罪羔羊。

  (本文原刊于《东方早报》2016年4月10日)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上一条: ·[福田亚细男 施爱东]民俗学在国际与代际之间的相互理解
下一条: ·李向平谈当代中国的民间信仰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
·[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庄钧然]从信仰空间看瓦猫信仰的动态建构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于佳卉]有神若飞来
·[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姚琼]从怨灵到御灵:论古代日本御灵信仰的形成与吴越文化的关联
·[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杨宇]明清洛阳地区关帝信仰碑刻的生成机制研究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杨建国]山西应县龙王信仰及其演变初探
·[闫睿欣]“赛博”求签:新型民间信仰实践互动模式研究·[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
·[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徐洪绕]徐福传说的可能及价值
·[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