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教科文组织相关《公约》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科文组织相关《公约》

[Patrick Taran]谈移民:传言与现实
  作者:Patrick Taran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5-14 | 点击数:3889
 

  预期的更大流动

  在15年内,世界上多数国家劳动人口都将严重减少,许多国家已经面临这个问题。有在包括整个欧洲在内的224个国家及政治疆域的122个中,生育率等于甚至低于零人口增长。在未来15年内,德国将失去500万劳动人口,意大利劳动人口将减少近300万,瑞士将需要新增40万工作者。俄罗斯联邦自2000年已失去1000万工作者,情况最严重的是中国劳动力的预期衰减,在未来30年内可能减少1亿劳动人口。在未来几年里,上述国家将因青年就业人口减少而出现离职无人递补的现象。这意味着需求将更加国际化,和最关键经济资源-各层级技术工人的竞争。

  全球技术工人危机是个严重的问题,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预测,在2020年全球将缺少8500万个高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各国將缺少近4000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工人。此外在未来5年內还将出现4500百万名技術、职业和科学人才的缺口,目前全球已有许多雇主抱怨有1/3的工作机会无法找到具备合适技能的人来胜任。

  供给侧压力

  替代劳动力和南北方国家移民带来的压力依然巨大;有些地区在过去五年中这种情况甚至更严峻了。战乱和冲突使数百万人逃离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和也门等国,这掩盖了更大的长期人口迁移趋势,尤其是去年,有一百多万难民进入欧洲。

  然而,亚非国家面临的一个主要因素依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缺少找到体面工作的机会。而同时金融危机和严苛的措施破坏了国家经济和社会保障体系,即使欧洲也未能幸免,这导致在有些国家青年失业率高达50%。新的移民潮,尤其是青年技工的移民潮主要来自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一些城市。

  欧洲的城市将面对移民的未来,这给各级管理方带来紧迫、复杂的挑战。这些挑战与机遇将得到有效公正的应对。这样做需要恰当的知识、法律的约束、公共管理优秀原则的介入和有效经验的实施。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UNESCO 2016-05-09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博科娃:在世界诗歌日的致辞
下一条: ·新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对标志性世界遗产构成威胁
   相关链接
·[张歆]从移民书写到“我们”的歌·[宋晓青]非遗融入学校教育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代清]灶王传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叙事向度、当代意义及现实实践·[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
·[刘德增]入乡随俗与故乡记忆:明清以来中国移民的文化选择·[龙圣]现实与文献:作为研究方法的田野作业的两个向度
·[张多]元宇宙:数字时代的宇宙观及其神话学批评·[朱慧慧]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的历史溯源与空间建构
·[张丽]老有所依:老人协会的现实意义·[张丽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国公共民俗学实践
·[陈连山]现实的昆仑与神话的昆仑·[徐金龙]试析荆楚端午节俗的文化内蕴及现实价值
·[明新胜]从我收集并编著《淅川移民与民俗文化》看新时期城乡建设中留住记忆留住历史的必要性·[毛晓帅]作为日常交流实践方式的个人叙事
·[吕慧敏]试论东北人的构成对二人转形成的影响·[刘璐瑶]黑龙江地区秃尾巴老李传说的移民情结
·[陈小妹]个案解读嬗变节庆背后的琼北村落文化·[周雪香]民间信仰与移民社会:以台湾的闽粤客家移民为例
·[曾祥委]关于南雄珠玑巷移民故事的研究·[应星]“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以《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