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习俗往往为节日传说提供了言说的对象,节日传说则以讲故事的方式诠释节日习俗的来历和内容,赋予节日以更多的人文内涵。节日传说作为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口头文学,包含着民众的情感,也蕴藏着民众的价值观念。在清明节的诸多传说中,就很好地揭示与展现了民众的喜好与尊重、崇尚与批判。
对于有贡献的历史人物的纪念和感恩。表达这一主题的清明节传说较多。流传甚广的与介子推有关的清明节来历的传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满族人寒食节为什么不动烟火,是为了怀念救过始祖罕王的毛斯太太。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蒙化城的人们在清明节插柳是为了感恩救百姓免受官兵荼毒、被火烧死的蒙化人柳青。云南省金平县的瑶族妇女清明节头插鲜花,是为了感恩与贼斗争、救活主人、英勇负伤而死的蛇。江苏苏州、常熟一带清明节前后喜欢吃酒酿饼,是源自元末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张士诚为了感谢落难时用面饼救过母亲的老者。浙江桐乡朱家阁一带农家,清明时节除了在堂屋里摆酒菜祭祖以外,还要在堂外廊屋里摆一桌酒菜,放18副盅筷,祭拜18位“外堂祖宗”,是为了纪念为朱家阁带来恩惠的太平天国的18个勇士。
对聪明机智的礼赞。一些关于清明节食俗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聪明机智的礼赞。比如青团的制作,就是当事人巧妙利用青团看起来较脏的特性,从而成功突破现实造成的困境,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比如一则传说是有人将食物做成青团模样后,成功躲避了官兵的盘查,拯救了太平天国将领陈太平;一则传说是孟姜女到长城祭夫时,带去的食品总是被守关的官兵没收,后来受一次偶然事件的启发,她弄来青菜叶子,挤出汁水,掺入白米粉里,做成青团子,于是成功地躲开官兵盘查,用美味的食品祭祀了自己的丈夫;客家人清明节吃艾糍的由来,与明代思想家陈白沙有关,陈白沙同样利用艾糍像“牛屎”的特性,靠大口吞食“牛屎”,装疯卖傻,成功摆脱了官兵的搜捕。
对孝亲的提倡。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民间传说中有一些是对这种美德的提倡。比如流传甚广的清明节插青、压纸来历的传说,多将插青、压纸习俗的发明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联系起来。又如安徽省怀宁一带,人们将坟头“戴乌纱帽”习俗(即修整祖墓时,在坟头叠两块草坪,顺一块,反一块,类似于乌纱帽,并在上面压纸标)的发明与明代著名人物刘若宰联系起来。这些习俗都是他们发达之后要给父母上坟,为了找到父母坟墓而想出的办法。在另一则流传于广西桂平、解释清明节吃乌米饭习俗来历的民间传说中,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告诉人们应该孝亲。老苏生性粗暴,经常打骂母亲。一次在田里干活时,看到乌鸦喂食,心有触动,打算今后好好孝敬母亲。看到母亲前来给自己送午饭,他连忙跑去迎接。母亲害怕,掉头便跑,跳进池塘淹死了。老苏非常伤心,用自己从池塘捞上来的乌木为母亲刻了一个神主牌,烧香供奉,还在每年清明节采一些乌木叶回来做饭拜祭,以表孝心,人们纷纷效仿。
对爱情的崇尚。浙江含山蚕花节的传说,体现了人们对爱情的崇尚。“蚕花姑娘”的父亲被敌人围困,她作出决定,如果谁能解救父亲,就以身相许。结果一匹白马驮着她的父亲回来了。“蚕花姑娘”决定和白马成亲。父亲不允,将白马杀死。“蚕花姑娘”以死殉情。人们将她与白马合葬,第二年坟上长出桑树,上面还有一只小蚕,小蚕吃桑叶长得很快。此后,每年清明时节,人们就举办“轧蚕花”活动,怀念蚕花姑娘,祈盼“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希望蚕事兴旺。
对善良的褒扬。清明为何要吃笋菜汤的传说,通过善有善报的逻辑体现了人们对于善良的褒扬。农夫王二毛上山扫墓时背了一个陌生的老妇人上山,老妇人原来是山神婆婆,她是为了验证村庄里是否还有好心人而来。若有,她就要保证这个村庄风调雨顺。她还送了王二毛一包干菜笋。别人因为上山扫墓四肢酸胀,王二毛用干菜笋泡水饮用后步履如飞。
对忘恩负义的批判。在河南信阳一带流传的清明茶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忘恩负义的批判。传说司管仙茶园的九个仙女将仙茶园的茶籽带到鸡公山,教给吴大贵种植炒茶。吴大贵在仙女的教导下炒出上好的“口唇茶”,受到皇帝赏赐,并因此变了心。后来,吴大贵受到惩罚,死于火海,“口唇茶”茶林也被毁,只剩下两棵。
清明节日传说是“社会叙事”,作为清明节日文化的一部分,往往附着于清明节,并通过年复一年地过清明而不断地得以讲述。这些传说,是一个族群或地方社会对于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的集体记忆,是人们历史意识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蕴含着人们的审美理想、价值观念。它们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习俗追根溯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传递着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念,如崇尚感恩、善良、孝亲、机智,批判忘恩负义之举,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着教育人们的重要功能。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04-01 07版 【本文责编:赵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