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杨雪云]空间转移、记忆断裂与秩序重建
——对征地拆迁安置小区农民城市融入问题的观察
  作者:杨雪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4-03 | 点击数:8518
 


  被征地农民安置问题是当下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农民市民化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课题。[1]随着研究的推进,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调整,从最初对农民权益的关注、就事论事式的对策性探讨,到今天对失地农民城市适应与融入问题的反思与剖析,研究的核心议题由初期的“生存”转换为当下的“发展”,这意味着对失地农民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然而,现有研究成果在描述安置小区的生活样态时大多以城市为参照,认为安置小区较多地保留了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脏乱差、不整洁,甚至有人视其为“藏污纳垢之所”,并将之归因为农民自身素质问题,这一城市优势视角先入为主地确定了失地安置小区农民“应然”的生活方式,不仅忽略了农民作为行动主体的自我选择能力,同时也忽略了农民城市融入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从农民自身的生活策略出发解读农民行动逻辑所具有的学理意义。因此,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考察不应脱离对其过去与当下生活的比照与解读,只有分析其原有生活逻辑及其生成机制,才能更为深切地理解他们当下生活的困惑及其成因。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在空间转移、记忆断裂的前提下,失地农民如何在新的生活空间建构生活意义,获取新的生活秩序,从而为进一步改善征地安置小区环境、帮助村民向高素质的市民转变提供更为宽广的思路。

  一、空间、记忆——社区秩序的两个重要维度

  空间是社会理论的重要概念,20世纪70年代后成为社会理论的核心主题,一度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分析概念。空间对于行动者而言意义非凡,“扎根于地方就是拥有一个面向世界的牢固基点,就是把握一个人在事物秩序中自己的位置,就是对特定地方的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深深依恋”。[2]人与空间二者之间互构共生的动态关联,构建了特定区域内生活的“地方”性样态并保证了这一样态的自然绵延。

  在人与空间的密切关系中,记忆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资源,经由密切持久的日常互动及记忆的日积月累,空间才在不知不觉间成为承载情感、意象、观念与符号的所在,人对于空间的认同感、安全感随之建立,眷恋之情因之产生。记忆对于社区空间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滕尼斯在其1887年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就有论及。滕尼斯认为,人类群体生活有两种类型的结合形式,即社区与社会,其中社区是在家庭—宗族—血缘共同体里实现的,这种共同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它有三种基本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一是本能的中意——作为由社区成员发展起来的集体的欲望冲动感觉和理念的总体的表现;二是惯习——作为通过实际锻炼的反复的正面的经验和印象的总体的表现;第三便是记忆——重复有的放矢和良好的活动的能力。[3]滕尼斯对记忆的阐释虽然简略,但也明确表达了记忆之于社区所具有的三重意义:一是记忆蕴涵着社区生活的连续性(重复);二是记忆导引着社区生活的目标(有的放矢);三是记忆的价值评判意义(良好的活动)。

  吉登斯对社区记忆与人们行为选择之间关系的描述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记忆是如何不露痕迹地在人们的行为中发挥支配作用的。他认为:“社区记忆”的延续体现为“实践意识”对人们社会行为的支配,所谓实践意识指的是行动者在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无需明言就知道如何进行的那些意识,对于这些意识,行动者不能给出直接的话语表达,而是只做不说。[4]

  总之,就社区而言,记忆与空间密不可分,生活在空间中展开,记忆在空间中积淀,空间影响着记忆,而记忆又不断赋予空间以意义,二者紧密连接、相互渗透,成为理解社区质性的两个重要维度。对于生活于其中的居民而言,社区不仅是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也是生存意义之所,不仅是可以回忆的物态的“地方”,而且是值得回忆的情感的“家园”。个体总是能够从社区记忆中汲取他们所需要的精神滋养与情感依托,当他们失去目标时,记忆给予他们方向;当他们在外漂泊时,记忆给予他们归属;而当他们绝望的时候,这些记忆则成为他们的力量来源。换言之,记忆是一种文化规划,它导引着我们的意向,设定着我们的心境,指导着我们的行为,[5]并由此成为成员获得认同的重要力量,对于社区秩序的生成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上一条: ·[刘志琴]从本土资源建树社会文化史理论
下一条: ·[刘魁立]中国的农村应该姓“中”
   相关链接
·[庄钧然]从信仰空间看瓦猫信仰的动态建构·[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
·[严曼华]边远人群的记忆书写:论通行叙事的在地转化策略与动力机制·[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王圆圆]文化空间的再造·[孙敏]传统重塑:官民互渗与国家在场
·[孟令法]社会需求与信俗治理的失衡:民间信俗空间当代兴废的政策反思·[梅联华]浅析非遗手工技艺文化空间的依托
·[马兰]城市化背景下文化空间对“地方”的再造问题·[刘心怡]风水协商:徽州许村的水口空间建构与村落关系
·[刘贺娟 陈志生 罗姣姣]文化空间再造与民族认同建构:“东归那达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制·[林思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地方性”的“地方空间”研究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林玲]炎帝神话的族源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李洁]丧葬仪式的音声与秩序空间构建·[李丙传 梁家胜]非遗视域下中国农民画文化实践的多民族性出口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