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赵娜:《清代以来北京内城土地庙民俗志》
  作者:赵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13 | 点击数:3278
 


清代以来北京内城土地庙民俗志

作者:赵娜 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页数:331
字 数:348000
印刷时间:2015-11-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丛书名:清代民俗文献史研究丛书
ISBN:9787507747478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清代至民国时期为时段,以北京内城土地庙为对象,使用北京地方史志、土地庙碑刻、政府档案、文物调查资料、民间故事和田野调查资料,对北京内城土地庙进行描述性研究,撰写北京内城土地庙民俗志,重点阐释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宗教民俗内涵、北京内城土地庙与首都城市土地管理和人口管理的关系、土地庙的社区性和市民社会组织民俗等,讨论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地权问题,指出在北京清代至民国时期土地国家管理的城市环境下,北京内城土地庙地权的概念和所有制内涵的复杂性,对北京历史城市的社区土地观、人口资源观和建筑风水观等做了较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作者还从行政、宗教和空间三个角度,探讨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分类与民俗,阐述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分类逻辑与规则,指出北京内城土地庙及其地权概念的复杂性,指出政府、寺庙、住持和市民四个利益群体对北京内城土地庙内空间及其相关土地所具有的权力和所拥有的权利,揭示北京内城土地庙现实地权与象征地权的内涵和特点。

目录

绪 论
题解:北京内城土地庙民俗志
一、宗教民俗的一般研究
二、北京寺庙与土地庙专题研究
三、北京寺庙房地产权研究
四、资料来源、使用原则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北京内城土地庙的文献与民俗
第一节 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历史文献与民俗
一、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地方史志笔记与民俗
二、北京内城土地庙的碑刻与民俗
三、北京内城土地庙的档案与民俗
四、北京内城土地庙的文物调查资料与民俗
第二节 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历史景观与民俗
一、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城区分布
二、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寺庙铺保
三、北京内城土地庙的民俗格局

第二章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分类与民俗
第一节北京内城土地庙的行政分类与民俗
一、北京内城土地庙行政分类的概念与内涵
二、北京内城土地庙的行政分类民俗
第二节 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宗教分类与民俗
一、北京内城土地庙宗教分类的概念与内涵
二、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宗教分类民俗
第三节 北京内城土地庙的空间分类与民俗
一、北京内城土地庙空间分类的概念与内涵
二、北京内城土地庙的空间分类民俗

第三章北京内城土地庙空间与地权的合作利用
第一节 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地权概念与内涵
一、北京内城土地庙与地权的概念
二、北京内城土地庙与地权的内涵
第二节 北京内城土地庙与现实地权
一、北京内城土地庙与现实地权的政府管理
二、北京内城土地庙寺庙管理人对地权的处理
第三节 北京内城土地庙与象征地权
一、北京内城土地庙与象征地权的神格基础
二、北京内城土地庙与象征地权的共享特征

第四章北京内城土地庙的仪礼活动
第一节北京内城土地庙的日常仪礼
一、北京内城土地庙的日常仪礼分类
二、北京内城土地庙的日常仪礼描述
第二节 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年度仪礼
一、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年度仪礼分类
二、北京内城土地庙的年度仪礼描述
第三节北京内城土地庙的人生仪礼
一、北京内城土地庙的人生仪礼分类
二、北京内城土地庙的人生仪礼描述

第五章北京内城土地庙的民间故事
第一节土地神的主题故事
一、土地神主题故事的类型
二、北京土地神故事的分类
……
第六章北京内城土地庙与市民社会生活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北京内城土地庙碑刻拓片及碑文整理
后记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尹虎彬:《河北民间后土地祇崇拜》
下一条: ·楊利慧等:《現代口承神話的民族志研究——以四個漢族社區為個案》(繁体字版)
   相关链接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中国民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乌丙安]完美提升民俗志编纂形式的新探索 ——《青海民俗志》序
·[赵宗福]全面系统科学记述,彰显青海民俗文化·[李建宗]书写青海民俗生活的皇皇巨著 ——简论《青海民俗志》
·[朝戈金]民俗志书写探索的创新成果 ——《青海民俗志》序·彰显青海民族优秀文化的力作《青海民俗志》出版
·[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王玉冰]裴丽珠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白宇翔]实与俗之间:清代湘潭的瘟疫与防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