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罗志田] 俗与制:历史上基层设置与记载的“大率”特性
  作者:罗志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9 | 点击数:6257
 

  晚清顾复初曾说,李商隐的诗本“幽约隐僻,所以不能确诂。后人极意窥测,往往有求近而反远者,故当以大略观之”。同样,温庭筠的《菩萨蛮》,也“当随意领取,则处处皆活,字字皆虚;一为逐迹寻根,便堕入云雾”[24]。盖虚即虚解,反而活络;一旦落“实”,便可能堕入云雾,求近而反远。缪钺师也曾说,作诗用辞,有时与古人巧合,而作者并无用古之意。后世注诗者若“根据‘无一字无来历’之标准,一定要为每一句诗都寻找出处者,有时未免刻舟求剑,未必得古作者之用心”[25]。

  简言之,“大率”的表述,不妨以“大率”解之。而《宋书》所说的旧俗可以超越定制,更是一个重要的启发。它提示了田野经验的重要,有时若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就可能看不懂地方文献。[26]过去的研究,确实更多从全国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其实梁启超早就提出,中国从很早开始,“已渐为地方的发展”,故欲“了解整个的中国”,必须“一地一地分开来研究”,尽可能“把乡土的历史、风俗、事故、人情考察明白”[27]。

  不仅是地方文献,别的文献恐怕也在不同程度上蕴含着俗与制的关联(甚或紧张)。对于任何文献,都不妨实行开放的解读:首先是地方文献的在地解读,却也不排除地方文献的全国的、甚或世界的解读;同时还要有全国性文献的在地解读,以理解旧俗与定制的关联互动。在此基础上,不仅从大局看一个个地方,而更从一个个地方去看大局;则昔人以“大率”表出的乡闾设置(包括其以“大率”表述的方式),同样可以揭示出更长远的整体政治结构和政治文化的宏观问题。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2015年第4期,第6—9页;本文注释从略,详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周俊]苏轼儋州文学创作中的民族民俗事象
下一条: ·[刘志琴]150年前,西餐来了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邹艳梅]近二十年来礼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歆]从移民书写到“我们”的歌·[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