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家乡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家乡民俗学

[张勃]现代乡愁与传统村落
——关于当前保护传统村落正当性和方法的思考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8 | 点击数:12032
 

  而要真正实现修复,就必须重新认识城市化,必须重估城市、村落和传统村落的价值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意义。认识到,虽然城市化必然让一些人离开乡土,但并不意味着村落没有未来,其实乡村与城市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和人群居住地,未来仍然有许多人会生活于村落之中,村落也许比城市更适合人类诗意地栖居。而传统村落作为传承久远的文化创造和文化载体,更具有多重价值。无论是从传承优秀中华文明的角度,还是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们都需要倍加珍视。当前需要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平台、移动触屏、数字传媒等新兴媒体,广泛开展社会宣教,将先进理念变成社会共识,增强全社会对传统村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营造全社会重视传统村落保护的良好氛围,尤其是让村民形成以在传统村落中生活为荣的心理,珍视自己的文化,珍视自己的文化身份。

  第二,修复传统村落中受损的建筑、院落和村落肌理

  我国传统村落的选址、乡土建筑与居住环境的营造,一般都因地制宜,择吉而设,布置合理,尺度适宜,风貌独特,格局多样,往往根据独特的空间形态,创造出合理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而这既是传统村落的外显标志,也是传统村落的特色所在。比如位于北京房山区南窖乡西南部的水峪村,依古商道建成,巧妙地顺应山势形成八卦格局。水峪村为石灰系硅质岩类山地,板岩矿体储藏丰富,遂成为当地的主要建材。古商道均由石板铺成,部分路段两侧还有石砌的挡土墙;而建于明清时期的百间古宅多以石块垒墙,石板封顶。[19]这构成了水峪村特色的重要方面。由于自然损坏、年久失修、商业开发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形态、村落肌理、建筑、院落等都严重受损,保护传统村落,首先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修复。

  由于各村落受损情况不同,具体修复时当然要因村而异,但无论哪个传统村落,都应该立足本村落的风貌历史和风貌现状上进行修复,注重村落空间的完整性,保持建筑、村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内在关系,严格限制核心保护区的改建、扩建、室外装修,严格限定建设控制区改造区域、拆迁范围、建筑风格、高度、密度、色彩等控制指标,严格保存传统村落的原有肌理。由于传统村落自身的特性,如果修复保持了传统村落固有的特性,就能有效防止全国范围内“千村一面”的情况发生。

  当然,修复并不意味着完全的“修旧如旧”,而是应将其与“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结合起来进行,使传统村落保持原貌的同时引入现代化成果,从而变得更加宜居。同时注意保留不同时代的历史遗迹,使其成为承载丰富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比如,在许多传统村落的建筑墙壁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书写的标语,它们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保留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村落历史和国家历史,修复时完全可以保留,而不必刻意抹去。

  第三,修复传统村落中散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

  由于村落生存环境以及村落自身在当代发生了巨变,村落中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也变得支离破碎,一些原本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着人死艺亡的生存困境。然而,村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乃是村落的灵魂,是一个传统村落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精神动力。保护传统村落,必须修复散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而这,部分可以从梳理、书写村史,建立村落档案和博物馆入手,由此引发村民关注村落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化传统、日常生活和历史变迁,形成对于一个共同体的文化身份感。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修复文化传统与历史记忆,可以与传统村落的当代文化建设乃至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修复文化传统与历史记忆,正是村落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在当前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情况下,那些散落的文化传统正是村落可以用来发展壮大村落经济、增强村落知名度的文化资本。当前,不少村落正是凭借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吸引他者“凝视”的目光,进而获得经济和文化身份上的增益。以贵州从江岜沙村为例,它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村的芦笙舞、成人礼、婚礼等文化传统都是风情表演的重要内容。

  (二)提升。主要涵盖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提升传统村落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笔者看来,传统村落的危机直接缘起于村落人口的大量流失,村落人口的大量流失则主要根源于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及其难以在村落空间中得到满足二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要挽救传统村落的危机,就必须留下原住民;要留下原住民,就要解决上述矛盾;要解决上述矛盾,首先就要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

  我国现存的传统村落大多位于偏远地区,生存条件恶劣,经济发展十分薄弱,天然气、热力管道、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普及率低,医疗、文化、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生活太苦,是不少人选择离开村落的重要原因。例如坐落在吉林省长白山密林深处的木屋村,是 “长白山最后的木屋村落”,近年来居民流失严重,村里的木屋多数已是“空壳”。一位随丈夫在木屋村定居的女子说:“上级光说保留这个村子,可是却不知,村民们出门十分不便,在这里生活虽然有乐趣,但也是太苦了,反正我不愿意在这儿——”[20]提升传统村落居民的生活质量,就是不要让传统村落的居民生活“太苦了”。为此,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传统村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日常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完善农村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并适当建立针对传统村落居民的政府补贴机制,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使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二, 提升传统村落原住民就近就业的机会。要留住原住民,还需要提升他们就近就业的机会,使他们在传统村落或者周边就能够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如此,他们便不必抛妻舍子、背井离乡地到远处刨生活。当然,由于传统村落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有异,传统村落所在区域的发展策略也有其个性,因此,如何为原住民提供就业机会并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而是需要群策群力,在分析各种优劣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传统村落的既有特色,运用传统村落的自有资源,找寻出合适的发展之路,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造血”能力。目前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已经出现了博物馆式保护、集散为整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分区式保护、原生态式保护、旅游开发式保护、景观设计式保护、特色产业式保护等多种保护模式,可以为传统村落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若干参考。但无论选择怎样的道路,都有必要考虑到原住民的就业问题。

  为原住民就近创造就业机会看似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较远,却具有根本性意义,它是保持传统村落生活完整性的必备条件,必须加以妥善解决。从目前来看,旅游业是不少传统村落未来发展的方向。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很多就业机会,如果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纪念品、旅游消费品的生产都能够实现本土化,将可以很好地解决原住民的就业难题。而伴随着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环境改善等工作的推进,也会出现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机会也应该优先向村落原住民提供。如果他们资质不够,则可以由政府出资进行资格培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安德明]对象化的乡愁:中国传统民俗志中的“家乡”观念与表达策略*
下一条: ·前沿话题·乡愁的民俗学解读:主持人语
   相关链接
·[宋汶阳]传统村落中非遗传承的内生动力·[沈昕 莫朝含]地方知识视角下传统村落内源型民俗景观的外植化建构研究
·[黄清喜 李欣芸]客家非遗与传统村落保护、振兴研究·[沈昕 孙宇梦 葛惠芳]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
·[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代表性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存在现状调查研究调研报告·[白莉 张晓玫 袁浩哲]传统村落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
·[扎西卓玛]中国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探究·[柯小杰]传统村落:活态的民俗博物馆
·[胡雅丽 杨立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生产的过程与机制研究·[符腾]浅论传统村落的人文记忆传承与保护
·[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载体保护开发路径研究·[谭娟]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研究
·[胡彬彬 王安安]叙事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新民俗 ·[张建芳]贵州仡佬族传统村落沈家坝调查报告
·[王喜根]“空心村”呼唤“文化商人”·[王翠玲]劳动的晾晒与展演的“晒秋”:篁岭村生活节奏变迁的考察
·[柴书毓 高忠严]山西阳城传统村落道德建设资源研究·[邓启耀]民俗影像拍摄的现场语境
·[乌丙安]中国社会转型中传统村落的文化根基分析·江苏率先对传统村落立法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