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董晓萍]数字民俗搜集理论
  作者:董晓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3 | 点击数:9667
 
  3.混合整理与简单化利用
  由上可见,我国民俗学者使用的资料,在性质、来源和原地利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以往民俗学者对这些资料大都是混合整理的,然后将不同性质和不同属性的资料一律按时间顺序加以整理,然后进行宏观研究。这类工作,在民俗学发展的初期阶段,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但从严格的科学意义讲,它是单一纵向化的资料整理,导致了民俗资料系统建设的简单化和研究成果的单一化,看似占有资料目录庞大,但研究风险不小。
  如何处理民俗资料的历史过程兼容与属性差异性,这是数字化要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4.文理分科与改革趋势
  21世纪的民俗学搜集工作研究,还要反思20世纪高校文理分科给民俗学造成的影响。
  第一,在全球化时期,“空间”的概念被学者翻新使用,被各国各民族重新诠释,大家都强调多元文化生存发展的地理地点和历史传统,用以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形象,反对超级大国对中小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文明模式与经济建设的强权控制,这正是21世纪民俗学搜集的大环境变化,它与20世纪不搞异质空间信息的民俗学搜集工作是有区别的。
  第二,现代社会对传统能源和不可再生人文资源的过度采掘和消费,已引起高度的关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联手,加强人类地球资源共同保护,推行国家政府可控背景下的资源保护利用,将学者搜集资源与开展资源的保护教育相结合,已形成广泛的共识,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贯彻这种意识,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第三,在专业领域内,民俗学与数字信息学的交叉术语最多,涉及到人文文化、历史景观、地区特征、区域差异、生态环境和气候变迁等各方面,反映了民俗文化对整体文化、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多重影响,研究这些术语透镜所呈现的现代全球文化变迁中的复杂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有助于发展民俗学的深层研究,同时推动应用民俗学的发展。这种环境大背景也是数字搜集理论建设的重要氛围。
 
  三、传统民俗搜集方法的正负观与数字化改革
 
  1.文字搜集的分类与范围
  传统搜集方法包括资料搜集、资料登记、资料整理、资料分类、资料保存、资料利用六个环节。以往民俗学都是使用搜集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的分类,所产生的资料大体可描述为以下范围。
  ①调查点的文字资料,②调查点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资料,③调查点民俗环境与民俗标志物资料,包括周围环境、祖先祭祀地、寺庙、集市、共同民俗公共地、生态资源走廊集散地、风水建筑的排列秩序资料(可能按其社会地位重要性排列,或按历史顺序排列,或按建造先后时间的排列等),④调查点的家族组织、社区民间组织与地方社会关系和民俗文化传承资料,⑤调查点的传承人人名、传承地名的知名度与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资料。⑥调查者的学术准备资料。
  这类资料纸介形式分类搜集,但缺少多媒体资料的补充和多学科合作研究的验证。
  2.实物搜集的方法与范围
  以往配合纸介资料的实物搜集也有相当成绩,这里以照片为例说明。
  ①无比例尺的地点照片②无正统文献记载的历史照片③不属于正统家族规范的家庭合作或分家照片④属于日常建筑的政治隔离或军事防御碑照片⑤没有固定社会分期的原地社会发展变迁照片
  这类资料曾是民俗学搜集资料的组成部分,但它们的含义指向性有时是不确定的。
  3.传统搜集方法的再生属性与数字化的关键问题
  传统民俗搜集方法在应用环节中,其资料产生了三个再生属性:一是纸介属性,指在使资料系统化的过程中,一律变成纸介记录稿或整理稿,或称纸介化;二是时间属性,指按照时间顺序,登记、贮存和使用这些资料,并附加时间性说明,将之时间化;三是深度属性,即在个案调查中,挖掘个案的深描含义,却忽略了民俗资料的整体性。这三个属性依次完成,形成一个周期。每次搜集工作都按这个周期形成一个资料属性的循环生成系统。这个循环系统被认为是合理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跨文化民俗学公众号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户晓辉]返回民间文学的实践理性起点
下一条: ·[徐赣丽]当代民俗传承途径的变迁及相关问题
   相关链接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林诗瑶]空间与地方
·[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