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董晓萍]数字民俗搜集理论
  作者:董晓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3 | 点击数:9666
 
  在民俗搜集资料属性的界定上,要针对这种转变,制定适当的策略。民俗学的搜集理念,需要在国别文化的属性下,由民俗知识系统、专家研究系统和国别代表作系统组成,而对于此点,除了数字化,根本做不到。
 
  二、传统搜集理念的正负观分析及其与数字化的衔接点
 
  民俗学的传统搜集理念,指以纸介形式搜集、整理和分类管理资料的全过程及其理论与实践。从数字化的角度,反观这一历史过程,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值得注意,然后我们可以讨论它与数字化的衔接点。
  1.纸介化与数字化
  我国农业社会曾发明了最早的纸介文明,堪称世界之最,但纸介文明的功能是将物质民俗与非物质民俗分开传承。它保管了历史民俗文献,但却省略了古代民俗的物质依托,结果在原地社会、原地历史、原地地理地点和原地人群变迁后,这些纸介文明与其物质形式却成了两不相认的隔离物。这种情况,还让现代人失去对以往民俗的认知渠道,也让历史民俗事象失去了被再价值化的利用空间。
  在我国这个文献大国,数字化是离不开对民俗史料的处理的。前面说过,数字搜集理论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改进和延长纸介保存资源的利用寿命;与此同时,建立新的数字民俗搜集资源。前人积累的民俗搜集纸介化成果与数字化的衔接,应该是一种互补再造。在20世纪晚期,中国民俗学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是搜集和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开展数字民俗搜集工作,将这套集成纸介著作数字化,已成为一种必要的转换。它可以为这批纸介读物提供现代异质社会传承的条件,可以搭建现代研发利用的新氛围,还可以生成民俗资源的物质财富与非物质财富一体传承的现代格式,然后加以展示利用,在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中广泛传承。
  2.分层搜集与层级权利
  我国民俗资料的搜集,从中央到地方,分国家级、省(市)区县行政级、村庄或社区级、传承人级,分四层,四层资料的整理性质和结果权利归属也不同。
  1国家级、省(市)区县级政府资料,属于行政资料。它的主管部门既是发布者,也是数据管理者,还是一定保护资金的评估投放者,对这层资料,可向政府直接搜集。
  2国家级、省(市)区县行政级的“档案”和地方史志等。它介于行政管理和非行政使用之间,提倡社会公开利用。很多民俗学者已成为它的搜集利用者。对这批资料,可到国家和省市档案馆、图书馆搜集。
  3村庄或社级的资料。它是民间资料,是民俗学者大量搜集利用的对象,一些有课题的民俗学者还将之处理为个案。但它的情况比较复杂,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村志或社区志,从概述、沿革、大事记到人物传记,古往今来面面俱到,主要是写给别人和后人看的;二是村或社区的民俗史,抢救记录当地民俗资料,目的是为了保留村庄或社区的历史;三是村史或社区史的个案研究成果,附带提供搜集整理资料。这种搜集资料都相当具体,覆盖面小,但资料的活力与研究的风险同在;四是带有传统生产技术流程、民间会社和作坊技艺规章制度性质的资料。
  4传承人资料。大都是同质社会中的口头讲述或演唱资料,传承人没有受到现代学校教育,属于同质社会成员,本身既是传承人,也是同质社会整体文化的信奉者和实践者。这批资料中的少部分曾以纸介载体保存,但口传资料更多。对其展开数字民俗搜集,可以将民俗与其传承人的人生口述史放在同一文化空间中共同搜集。
  总之,注意我国民俗资料有多层级性,这是数字化要面临的基本问题,我们目前的处理办法是:①纸介资料电子本升级(扫描和录入),②制定资料权属合同与分层署名;③数字化专题民俗资料的分类与保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跨文化民俗学公众号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户晓辉]返回民间文学的实践理性起点
下一条: ·[徐赣丽]当代民俗传承途径的变迁及相关问题
   相关链接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林诗瑶]空间与地方
·[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