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照鹿
古老的春节在黄河流域的乡村是从铰剪纸、贴窗花开始的。陕北的剪纸窗花中有各类造型的动物、花草纹样,其中口衔灵草的鹿纹样便是人类文明中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老纹饰。在陕北乡村,人们把鹿纹样剪纸叫作“倒照鹿”,又叫“回头鹿”。鹿在民间习俗中,被看作春天的祥瑞之物,常被用作谐音题材,如“鹿鹤同春”、“福禄寿三星”等,以象征吉祥、福寿之意。在古代农耕社会,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月之首的春节,不但成为新旧之年时间交替的端始,也象征着一个大地阴阳之气交和、万物复苏的生命生长季节的开始。人类文明史上的渔猎时代,都曾有过对鹿角的崇拜,人类对时间和历法的认识,正是从每年冬至鹿角脱落、春天鹿茸新生开始的,这就是古老的“物候历法”的故事。人类早期对鹿角的崇拜,在进入农业社会后一直延续了下来,在中国上古时期的出土文物中,鹿角又作为避邪、吉祥之物,用于墓室镇物。
在陕北的民间剪纸中有许多和鹿角崇拜文化记忆相关的剪纸纹样,传统纹样“鹿角花”就是以鹿角的形状复合花草植物纹样,上饰对鸟,以表现春天的来临。还有安塞剪纸“牛耕图”,这是各类剪纸画册中引用最多的一幅著名作品,作者是安塞县沿河湾乡的白凤兰老婆婆。这幅与绥德汉画石“牛耕图”构图十分相似的作品,使很多人感到惊奇而又困惑。虽说安塞自古为边塞重地,汉墓成群,唐宋石窟遍布,但这些都不是促成剪纸与汉画石相似性的因素,因为考古的死东西不可能成为活态文化的粉本,人的生活,有自己活的文化传承参照。
“要看新娘巧不巧,就看剪花好不好”,这是白凤兰家乡的民谚。在陕北,剪纸手艺的好坏已超越了艺术,成为女人人格心灵价值的象征。陕北的女人正是依托着剪纸的承传,去实现自身价值的。白凤兰老人的剪纸“牛耕图”,其符号传承一是来自剪纸传统内部的古老花样粉本;二是源自身边生活中牛耕方式与汉代农业生活的相似性。生活是一条自流的河,人才是生活之河不息的水。民间艺术是流,她不是源,但大河之流自源头来,生生不息,绵绵流长。今天来研究学习活态的民间艺术,正是为顺流溯源,去发现生活之河永远清新流淌的本质所在。白凤兰老人的牛耕图,表面看是一幅表现乡村春天农耕生活的劳动场景。而其中隐藏着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两个时代的文化记忆。牛耕地,是古老农业时代的记忆,也是今天陕北春耕生活的写照,安塞许多陡峭的馒头山坡上,还是牛耕地的方式。剪纸中人与牛之间的花木,就是传统的鹿头花纹样,采用的仍是鹿角与花草树木复合一体的手法。鹿角中间是一个似鹿头,又似花瓶的造型,上面装饰着凤凰戏牡丹。这里不仅通过鹿头花点明了春天的季节,凤戏牡丹还暗含着阴阳相戏相生的生命繁衍观,这正是春天万物复苏、生命又一次繁衍新生的本质所在。这幅剪纸运用了两种剪法,人与牛是单独剪,鹿头花是对折剪。白凤兰老人剪树最喜欢折剪,她折剪的很多树纹样,说就叫“鹿头树”,是神树。这些“鹿头树”保持了鹿角对称上弯伸展的原型结构,复合上树干、树叶和花鸟动物,成为典型的生命之树。白凤兰的“牛耕图”,至今仍是大家争相收藏的热销作品,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甘肃陇东的民间剪纸中,在东北辽宁的剪纸供花中,我们都能看到复合型手法的鹿头花纹样。鹿角作为人类对大自然时间认识的原始符号,其和农业历法的形成息息相关。鹿角符号在渔猎和游牧时代结束进入农耕时代后流传了下来。而鹿头花符号在农耕时代的流传,是伴随着春天走过来的。当农业历法成为人们普遍尊崇的时序表后,“鹿头花”纹样更多的象征内涵,已转化为农业时代对生命(生产)繁衍兴盛祈盼的主题了。
鹿文化在西方和中国有着相似的地方。驯鹿在人类出现之前,早已活动了一百万年之久,所以古代人类洞穴壁画和岩画中常有猎鹿的场面出现。鹿与超自然力有关,北日尔曼人一看见驯鹿就会立刻联想起冬至的到来,因此,在民间传说中便有了驯鹿为圣诞老人拉车的故事,这也是西方圣诞贺卡上常见的形象。在美州土著人的信仰观念中,鹿角象征着生命之树和太阳的光芒,鹿角的脱落和新生代表着长寿和再生,牡鹿具有男性生殖和豪放热情的含义。中国古代的皇帝饮鹿血、吃鹿鞭以滋补壮阳。鹿还是古希腊神话中猎人阿克特翁的象征,因为他看到阿波罗妹妹月亮女神狄安娜的胴体,而被她变成一头公鹿,死在自己的猎狗口下。在匈牙利的民族起源神话中,传说一只母鹿引诱两个猎人进入沼泽地,然后变成两个公主和猎人交合,分别衍生出了匈牙利人和马扎尔人。在草原生存的蒙古族,传说成吉思汗的家谱记载中,其祖先是一头母鹿和一头狼,这就是草原上流传的“苍狼白鹿”之说。在印度的佛教中,鹿是象征着祥瑞和美丽智慧的神圣之物。在中国敦煌的佛本生故事中,北魏时期著名的《九色鹿舍已救人》的壁画(257窟),就是描写了美丽善良的九色鹿与负心恶人的故事,这是中国佛教绘画艺术中的经典之作。吉祥之鹿的艺术符号,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走了几千年的历史路程,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人与动物构筑起的一个美好动人的故事。民间剪纸中口衔仙草的倒照鹿形象,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仍然可以做为春天祥瑞和平、生命健康幸福的象征,代代流传下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央美非遗中心公众号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