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杨杰宏]纳西族口头传统特征刍论
  作者:杨杰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1-28 | 点击数:7198
 

提要:纳西族口头传统记载和传承着民族的“根谱”,东巴文化成为纳西口头传统的重要传承载体。语言区域的不同是导致口头传统变异的主要原因,最突出的是丽江、泸沽湖地区两个西东方言区;同属一个方言区,但周边民族文化影响程度不同,也会影响到口头传统;语言天然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地域性、表演性,而东巴仪式通过观念实践使口头传统的这些特征得到了紧密、有机的统一。

关键词:纳西族;东巴;口头传统;地域性;仪式表演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纳西东巴文献搜集、释读刊布的深度开发研究”(11AZD073)阶段性成果。


      纳西族口头传统源于纳西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依靠世代口耳相传、集体再创造而生生不息,成为一种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它不仅本身就是一种民俗事象,且记载和传承着民族的“根谱”。可以说纳西族任何一种民俗活动,皆有与之相对应的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歌谣等口头传统来解释、助兴、娱乐。一个纳西人从学民族语言时,就已经接受纳西族口头传统的熏陶,到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节日聚会,都有口头传统与之相伴。这些口头传统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特色,千百年来成为民间喜闻乐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文化标志和生活方式。口头传统内容、类别繁多,作用多样,要作标准化的归类是困难的,如有些民歌中既含有歌谣的成份,也有谚语、谜语的特点;有些民歌的主题来自民间传说或神话史诗,很难把它划到具体的一类中。纳西族口头传统因类别、体裁多种多样,其特点也是各有千秋。如神话突出的是神灵的神圣性,民间故事强调的是情节,史诗则以宏大叙事见长,歌谣则以咏志抒情取胜,谚语、谜语以其短小精悍、发人深思而独存。所以要对纳西族口头传统的特征进行总结,只能从宏观的、历史的方面来把握。

      一、 口耳相传中形成的口头表达艺术

      何为口头传统?“从民俗学意义而言,口头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史诗、歌谣、说唱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类以及与之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口头艺术,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口头传统又称口头表达艺术,这是因为口头传统的基本载体不是文字而口头语言,口头性是口头传统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这种口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这一传统的产生及创作是依靠口耳相传来完成的。虽说纳西族东巴经是有文字的宗教经典,但不可忽视它们最初的本源是口头流传的,是对口传经典的忠实记录和再创造,同时,这些卷轶浩繁的东巴经书并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于仪式上的吟诵,属于半口传的口头传统文本。与东巴经相对应的达巴经,迄今为止也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其内容、体例大致与东巴经相差无几,说明达巴经与东巴经在同一氏族时期中衍生而来,且最初以口头形式流传。

      丽江的东巴虽有东巴经书,但这种经书是为诵经时提醒记忆而书,可以说是口诵的记忆线索。口头念出的经文不一定一一在经书中相对应,里面的东巴象形文字只是起到方便记忆的作用。如在卷首画一虎头,念出来时并不只发一音,而是发出“阿老蒙什尼”五个音节,其中的“老”意为老虎,以关键音标全句。全意为远古的时候。为什么以虎头引申为远古?纳西族先民在历史上有过虎图腾崇拜,是所有图腾崇拜中较早的民俗信仰,故以虎头表年代久远。与鲁迅先生说的最早的文学派别是“杭育杭育派”一样,口头传统一开始就是以口头的形式存在。真正的东巴大师以记忆惊人,能诵会解而著称,有些著名的大东巴可以把上百册经书倒背如流,引用自如。他们对传习的弟子的要求也是博闻强记,这样出去做法事就能轻松自如,不必背上沉重的经卷行囊,这样也会被同行所讥笑。有些口头传统本身是在劳动中产生,在漫长的无阶级和阶级社会中,很少有机会学习文字经典,他们的生产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大多从祖上口传而来;同时,大量的口头传统随时代的发展而应运而生。如《阿一旦故事》,应该是纳西族地区进入封建经济形态以后才产生的;《栽秧调》、《犁牛调》只会在纳西族进入农耕社会后才产生;《哭情调》是在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渗透到丽江后才有的。“诗歌合为事而作,文学合为时而兴。”口头传统的口头性因其迅捷、简洁、通俗的特点在民间获得了极为深广的表现空间及生命力,并且在口头传统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传承也是靠口头形式来完成。人们在田间地头尽兴而唱,在丧葬礼仪哀婉倾诉,在烟火燎绕的祭天坛上庄严而诵时,这些所诵所唱的口头传统或以优美的词语,或以扣人心弦的讲述,或以入情入理的说理,或以惊心动魄的情节,一唱三叹的旋律,在特定的场合中弥漫开来,深深地浸染着每一个在场者的心灵。这种深入人心的说唱其实也是一种心灵与口头相结合的传承。得于心而应于口。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皆可以口头文学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志。东巴的师徒传承以口耳相传为主,民间艺人更是如此,自小受这种口头文学的熏陶,不自觉地接受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如果不会“时授”,不懂得使用“增缀”的修饰,就很难找到心仪的伴侣;一个家庭主妇在其家人去世后不会哭丧,就会为邻里亲戚所不齿;一个村民在村中听不懂“谷气”,“默达”就倍感形影孤单。口头传统的口头传承植根于深厚的民间土壤中,可以说,只要有民间的存在,口头传统是不会消失的。

      最后,这种口头性是通过说讲、诵唱或说、诵、唱相结合而实现的。东巴大师在宣讲经义或主持仪式的诵经时,其语调并非一成不变,单调乏味,而是结合史诗中具体的情节,人物个性,时而娓娓而叙,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沉吟低咏,这种似唱似吟,讲唱结合的形式称为东巴唱腔,尤其中结婚调、丧葬调中更为突出。《鲁般鲁饶》是一部爱情悲剧长诗,东巴诵唱此书时,一般安排在夜深人静之时,也防止青年男女听到后相互仿效。这部长诗的艺术魅力不只是表现在内容情节上,也是通过东巴声情并茂、哀婉动人的诵唱有着密切的关系。好多青年男女不顾禁令及深夜霜露,偷偷倾听,为男女主人公的忠贞不渝而感动,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情境界而折衷悲叹,一次次为身临其境、细致入微、声情并茂的说唱打动心扉,无语凝噎,潸然泪下。丽江成为“殉情之都”,与受《鲁般鲁饶》这一东巴经典的对民族性的深沉影响有着内在关系。可以说,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少了口头传统这一块,就失去了文化重心而逊色不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杨利慧]当代中国电子媒介中的神话主义
下一条: ·[高荷红]国家话语与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
   相关链接
·[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张淇源]作为数字表演的送王船:仪式的媒介化与视觉语法机制
·[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唐植君]中日兄妹神婚仪式中的“柱”·[石子萱]高塔上的长发新娘
·[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任梦洁]山东快书口头特征与当下表演生态研究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刘朴淳]塑造圣神:三一教庆赞仪式研究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明洁]瑶族“追魂”与“赎魂”仪式的调查报告
·[李梦]功能弥合:宝卷的叙事与仪式·[李洁]丧葬仪式的音声与秩序空间构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