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六十年民间文艺守望中绽放辉煌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作者:辛格 李牧 冯骥才 罗杨 向云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6-23 | 点击数:4267
 


  六十年民间文艺 守望中绽放辉煌
  —— 368个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先进集体及个人受到表彰

  欣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将于2010年6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我很高兴收到贵会的邀请。但是很遗憾,我必须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在上海世博会联合主办的专题论坛,因此无法参加此次重要的纪念活动。

  在过去的60年中,凭着坚定的信念、广阔的网络,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中国民协赢得了高度的赞誉。借此机会,我衷心地祝贺中国民协,感谢贵会对中国民间文化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非常重视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长期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民协,我相信中国民协将在今后取得更多的成绩、更大的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 辛格

  2010年6月1日


  开创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新局面
  ——在纪念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李牧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第5个国家遗产日到来之际,中国民协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我国民间文艺界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在此,我受胡振民书记委托,谨代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民间文艺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通过大家向全国的民间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民间文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民间文艺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响应人民和时代的召唤,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进步号角,奉献出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了共和国前进的脚步,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不懈努力。今天,中国民协将表彰一批民间文艺家,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为抢救和保护中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辛勤工作,完成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为中国民间文艺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是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历史将永远记住广大民间文艺家的杰出创造和奉献。

  当今民间文艺界,一支人才济济、风华正茂、具有旺盛创造力的队伍已经形成。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借鉴和继承中提高学养,在挥洒才情中开启新篇,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奉献了大量表现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取得了可喜成果。衷心希望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站立在时代的高处,沉潜到生活的深处,在继承传统中开辟新风,在抢救与弘扬中创造辉煌,潜心创作,精深钻研,力戒浮躁,志存高远,以更多精美的优秀民间文艺作品赞美时代、歌颂生活、服务人民。

  中国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过去的60年来,中国民协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团结和凝聚广大民间文艺家和民间文艺工作者,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弘扬民族精神、团结鼓舞人民、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实施了一次又一次大规模地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浩大工程,广泛开展活跃城乡人民文化生活的民间文化活动和“送欢乐、下基层”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积极推动普查、研究、创作、交流,推出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人才,整理、出版和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民间文艺作品,为繁荣我国民间文艺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相信中国民协一定能够以这次大会为新的起点,认真总结宝贵经验,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激励和动员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同心同德、奋发努力,开创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新局面,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为了中华文明的传承
  —— 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冯骥才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

  今天,全国民间文艺工作者喜笑颜开。我们共同的值得自豪的专业团体——中国民协,迎来它的甲子大寿。

  在这个日子里,我们首先想到中国民协创业的岁月和它的发起者;想到郭沫若、老舍、周扬、赵树理、郑振铎、钟敬文、贾芝、冯元蔚等等闪光的名字和他们做出的非凡的贡献;想到漫长的60年中一代代民间文化的学者、专家、工作者默默而艰辛的努力和他们留下的沉甸甸的成果。这些成果可以装满一座图书馆和一座博物馆。

  任何崇高事业的历史都是一种精神的薪火相传。对于民间文化事业来说,这种精神就是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扬光大和传承下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天地一新改革开放的时代;同时,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日益深刻的转型。我们长期面对的民间文化,骤然发生松动、瓦解和消散。我们文明的核心发生动摇,文明的磁场出现干扰,文明的传承产生障碍。

  然而,具有强烈文化责任和学术敏感的我国民间文化工作者没有失职。先是在80年代启动的超大规模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普查与整理,继而是进入新世纪后发动的更广泛的、涉及所有民间文化领域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中宣部和中国文联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下,这两项工作连接成一条红线,贯穿着中国民协后30年的辽阔又昂扬的行程。这先后两项工作共同的特点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学术精神,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和现实生活中,积极思考并付诸行动,主动承担社会和文化的使命,还有我们常常引为自豪的一种可贵的奉献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对事业充满神圣感;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中国民协的同志们跋涉于山川大地、田野山村,特别是那些文化积淀厚重却十分艰苦的地方;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在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整理文化家底,唤起社会文化自觉,弘扬中华文明传统,增强国家精神文化核心体系等方面,发挥强大作用,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称赞,受到社会各界与公众的认可与称许。

  同时,文化遗产抢救带来的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田野普查,点燃了我们对民间世界的文化情怀,以及思想活力和学术想象。当我们与民族的文化命运紧紧融为一体时,我们便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并获得协会存在之根本——即专业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站在我们60岁的生日里,最重要的是着眼于未来。为了让文化遗产生生不息,并在未来大放异彩,我们必需冷静地思考和客观地审视现在。应该说,尽管收获累累,却犹然忧患重重。我们总是在一边充满信心,一边忧虑缠心地工作着。尽管普查工作做得相当宽广和深入,但我仍然坚信,我们未知的仍然大于已知的。虽然已有一千余项文化遗产进入国家名录,数千项文化遗产进入省级名录,但由于缺乏专家和专业的指导与参与,有可能在市场中陷入茫然,甚至失却自己;再有,我们现今的保护方式是否符合民间文化的本质,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也就是说,我们的理论还不能有力地洞悉和把握纷纭的现实。

  应该说,当民间文化遗产进入了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它何去何从,在所有国家都是一个新问题。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这两个当今最时髦的词汇,都是近十年才闯入我们的学术领域的。然而,我们中国的知识界和文化界并没有落后于世界。在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前,在中宣部、中国文联直接领导下,我们中国民协就发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这表明我们不缺少文化眼光与文化自觉,我们在文化保护的国际领域中没有缺席。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做得很好。因为,我们的民间文化太博大、太丰富、太灿烂。多民族的中华文化的本质就是多样性的,我们很难一下子把它们全弄清,并抓在手里。再有就是我们的生活变化太快,有些文化转瞬即逝。我们面临的困难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

  然而,中国民协没有被这些巨大的困难所阻遏,相反把它视作历史使我能够更加大有可为和大有作为的一个机遇。历史总是把困难交给能够胜任它的人,我希望这就是中国民协。

  因此,我希望将中国民协这个大喜的日子,做为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的一次再启动。就像7年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时——也是在人大会堂这里——当时我们心怀抱负,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心中溢满神圣的文化情感。

  今天我们依然故我,我想,如果生命让我们倒回到7年之前,我们一定还会选择抢救工程,而且会干得更好。我们不会因为获得一些成绩就停下来歇一歇。我们没有权利懈怠,因为五千年文化正经过我们一代人的手传给后人。我们不能让它们丢失,或者成为仿制品。我们做的事是要向历史交卷的。我们要让明天满意。

  愿我们中国民协的八千名会员齐心合力,永怀文化的使命与责任,永不放弃学术良心,永远传承我们协会几代人的传家宝——奉献精神,为了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真正强大,再接再厉。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0年06月18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德国汉学家薛凤:《天工开物》让我与中国科技史结缘
下一条: ·“中国史诗传播要找到利益平衡点”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