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者之间的传承与演变,今天却是一个尚待解开的谜。端午吊屈的大传统下,西塞明显有自己的小传统。发端于战国时期的端午节,在中国很早就是全国性节日,影响远及海外。2000多年的传播史中,与中国各地的风土、地理、人文相结合,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所以类似的小传统所在多有。我想,今后的端午节研究,如果能更多地把研究聚焦在这些小传统上,从文献和田野调查两方面入手,对这些端午节的地域性知识进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同时立足宏观的立场,对这些小传统的相互关系进行多层面的分析、比较,中国端午节丰富的节俗内容才可能得到全面的展示,端午节的研究也一定能够发展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讲,端午节依旧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2009年,端午节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代传统节日跻身世界级“非遗”的,到现在为止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但是,成为了世界级“非遗”的端午节,究竟该如何保护,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端午节日覆盖面涉及全国,做为国家法定假日,更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相关问题的讨论,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位来自屈原故里、年轻时就参加过赛龙舟的古稀老人,对于龙舟使用玻璃钢材质意见很大。另一位从事非遗研究的资深学者,则对把龙舟赛编排成500米、800米的赛程颇有微词。我非常理解他们的文化立场,失去了古老传统的传承,何言非遗?但问题还有另一面。与木质龙舟比较,玻璃钢材质的龙舟船体轻宜于竞赛、成本低且易于保存。而自20世纪初现代体育竞赛体系传入中国算起,100多年来民众已经习惯了运动会式的比赛方式。把龙舟赛按照水上运动会的方式编排,不仅形式上丰富了传统竞渡的内容,而且大多数民众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种方式他们业已习以为常。
给端午节带来变化的,还有地方政府的力量。典型的如嘉兴举办多年的端午民俗文化节。这个盛产粽子的城市2015年围绕“嘉兴端午、中国味道”这一主题,安排了龙舟直道竞速及配套开展的水上展示项目、端午子胥庙会、端午民俗展示体验、文艺演出、端午美食、童玩游艺等系列活动。在市区凌公塘主题公园,还有端午掼牛全国争霸赛、“传统文化与当代节日”嘉兴端午节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等林林总总10项活动。这些活动有传承、创新,有民众积极的参与,有以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为目的的政府推手,有以逐利为目标的商家活动,有学者对于端午节深入的学术讨论。所有这些都同样构成了当代中国端午节生活的重要内容。
继续浏览:1 | 2 | 3 |
【本文责编:郑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