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彭兆荣]连续与断裂:我国传统文化遗续的两极现象
  作者:彭兆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2-22 | 点击数:10206
 

  注释

  ①“破裂”在此系由英文Rupture翻译而来,可指“断裂”、“破裂”、“断绝”等意思。在此相对“连续”(Continuity)而言。本文作者使用时将“断裂”视为“连续”的对立两种性质和现象,即“连续”指没有中断,“断裂”指中断后重新建设和建构。

  ②亚细亚生产方式由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已经依次更替地经历了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四种社会形态。有人认为中国自进入阶级社会后属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恩格斯归纳为“东方的家庭奴隶制”,主要特点是:存在着专制君主和对奴隶的财产占有制社会。

  ③“我认为‘野蛮’和‘文明’这两个词是不合适的,蒙昧(Savagery)、野蛮(Barbarism)和文明(Civilization)是摩尔根在《古代社会》里所用的名词。在英文中,Savagery和Barbarism两个词的意思相近,都是不文明的意思。但在实际上,原始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动物的态度等,比所谓文明人要文明得多。我们也知道,战争、人和人之间的暴力关系只是到了文明时代才愈演愈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倒是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的顺序颠倒过来才算合适。因此我觉得,这些词无论是翻译还是原文都有问题。这些名词给我们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容易造成我们对自己祖先的成见——原注。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④关于古希腊罗马世界的污名,参见C.P.Jones."Stigma:Tattooing and Branding in Graeco=Roman Antiquity." Journal of Roma Studies.LXXVⅡ(1987):139-155.在基督教传统中,保罗曾宣称自己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ta stigma tou Iêsou,参见《加拉太书》6:17);后来的传统认为这种印记通常出现在虔信者双手双脚或靠近心脏的部位,象征分担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伤疤之痛——原译注。

  ⑤参见台湾“故宫博物院”编《赫赫宗周:西周文化特展》2012年版第24页。

  ⑥李克曼的这篇文章曾于1986年在德伦特大学第四十七次Morrison Lecture中的演讲稿,后于1989年在Paper on Far Eastern History中发表。参见[澳]李克曼(Pierre Ryckmans)“中国文化对于‘过去’的态度”,Jacqueline Wann译,载《东方历史评论》,2014年8月12日,引用时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对文字略作处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王尧]凡人成神的传说模式
下一条: ·[张亚辉]皇权、封建与丰产
   相关链接
·[丁庆旦]断裂的传统与现代性自救·[于玉蓉]连续与独特:“中”之源流的神话学探赜
·[王逍]隐藏的文本:集体化时代惠明寺畲族村民俗信仰的历史连续性·[张青仁]结社的断裂与重建
·[宋靖野]从仪式理论到社会理论:过渡礼仪的概念系谱·[杨雪云]空间转移、记忆断裂与秩序重建
·北京连续雾霾天引发鞭炮禁放讨论·[莱顿]物质与非物质:传承、断裂、延续与共存
·[陈进国]民间通书的流行与风水术的民俗化·[叶舒宪]“学而时习之”新释
·[吴重庆]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孙村婚礼及姻亲关系中的“例”行与“例”变·[韩晓东]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