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尧]凡人成神的传说模式
  作者:王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2-18 | 点击数:18631
 

  

       二、引发成神联想的元素

 

  然而笔者还发现,在口头叙事中保持稳定的除了上述结构之外,还有一些表层的情节元素,复现率也极高,包括:光绪三年、十二岁、柳树、头部受创的坠亡方式与惨烈死状、死后扰乱的负面形象等。它们未必在每次演述中都出现,可是一旦出现,就必然呈现为单一的固定形态:比如,演述人要么不知道确切时间,知道的一定说是光绪三年;一定是柳树而不是别的什么树;一定是头部受重创而非摔坏内脏致死,等等。这些元素并不具有推动情节开展的功能,对叙事而言本是可有可无的。相比之下,像是小孩的名字、在家中排行、父母亡故与否及时间、冥婚妻子的身份等等,都有丰富的异文,诸说不一。口头叙事中信息发生变异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为什么偏这几项没有记忆错误、口传讹变或者失落,而总是形态稳定、缺少变化呢?

  接下来的分析将显示:这些元素固然可能带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其背后还潜藏着更宏大的地方传统,该传统为它们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含义。当地居民对这些元素有集体性的心理基础,形成了共同的情感反应,因此它们不易被遗忘、讹传。这种情感反应容易引发小孩成神的联想,以平抚这场事故带来的心灵创伤。

  1、光绪三年

  在35则文本中,明确认定时间为光绪三年的有9则,另有一则说是“光绪年”,一则为“清朝”。其他则没有详细说明。对“光绪三年”这一时间点目前尚未发现异说。对于朝代更替相对不太敏感、历史概念和时间观念也不特别清晰[16]的乡民而言,为何能牢记这一年?

  按,光绪三年(1877)正值“丁戊奇荒”[17]中灾情最严峻的时段,山西又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常可见到人食人的可怖场景。人们解释小孩死因时,那场灾难被反复提及:“光绪三年时候没吃没喝,【小孩】到柳[boʐ]【树】上捋柳花”[18];“到了光绪年不是人吃人?人就没法活。”[19]有12则文本认为上树原因是“遭年成、没吃喝,上树捋柳花吃”。灾难会强烈刺激信仰需求,许多信仰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因大饥馑而上树采食,灾难记忆在信仰传说中留下了曲折的侧影,提供了某种暗示:人们对小孩坠亡成神的联想,可能正与这场灾难有关。

  2、十二岁

  当地人普遍认为通天二郎夭亡于十二岁[20]。这是人在出生年份之外的第一个本命年,原本就被认为是不吉利、容易遭遇凶险的时段。为小孩“过十二岁”的习俗在整个华北都很普遍,洪洞地区至今仍特别盛行,笔者调查途中就遇到好几次:孩子满月时,长辈们要为其戴上一把锁,寓意锁住灵魂,不受神鬼打扰,让孩子健康成长。长到十二岁时魂魄齐全,再举行“开锁”仪式。将通天二郎锁定在这一年纪,他亡身后就有了完整的魂魄,可以下阴间,也是日后修为神道的基础。被访人郑学恒就说:“咱们民间的说法是,人不到十二周岁,死了不可以安葬。”[21]

  在洪洞当地的其他二郎中,还有薛天二郎、徐州二郎也是十二岁左右身亡。这些二郎与通天二郎拜为结义兄弟,时常以团体面目出现,年龄相近为构成这种组合关系提供可能。

  总之,十二岁是魂魄刚长齐全的不稳定过渡时期,同时又是介于未成年与成年之间的年纪。这种介于两类之间模糊地带的不可归类的人物使人感到危险,通常会被认为是禁忌对象。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王尧]信仰资源的建构与首次分配
下一条: ·[彭兆荣]连续与断裂:我国传统文化遗续的两极现象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
·[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
·[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徐洪绕]徐福传说的可能及价值·[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
·[吴玟瑾]乾隆下江南口头传说中的唬弄特质·[王淑英 范家婧]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李宓本主形象分析
·[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
·[宋赫]史事传说的传奇形态及其创编动力·[商梦圆]陕西白水仓颉传说与仓颉信仰的日常表现形式
·[任正]论苏东坡传说的大故事文类与文体之美·[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
·[宁文忠 蒋青芹]民间传说在地域社会中的流变·[孟媛媛]礼让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六尺巷传说”景观叙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