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模式的功能
无论洪洞的通天二郎、徐州二郎、薛天二郎,还是江南地区的刘猛将,都是未成年的小孩惨死之后显灵受封。笔者无意追究这些事件背后的历史真实,而是对如下问题更感兴趣:如果人们在现实中对小孩意外惨死的事件产生不安或担心的感受,通常会倾向于选择何种方式理解、分析和叙述它?
在这几则案例中,人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让小孩成神。事件的过程和细节应该是千差万别的,然而人们却在反复演述中,将它们叙述得越来越相似。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如此叙述有何功用?
从本文掌握的情况看,传统的叙事模式为事件的进展提供了一整套预案:如果将小孩的死亡过程和灵异事件联想到“怪异死亡成神”的民间观念,根据该观念所提供的传统认知,事件的发展方向就是可以预测和掌控的:小孩成神,亡魂便得到妥善安置,不会继续扰乱,民众可得安宁,担忧恐惧的集体情绪也可以平复。
由是观之,传说的模式化结构在实际演述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它唤醒了人们对于传统的认知,提醒我们传统无处不在,无论现象世界发生什么,传统中总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即便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怪异事件,也要通过类型化的叙事削减那些旁逸斜出的部分,将其纳入到合乎传统的轨道上,使人们相信:本次事件不过是历史上曾经听说过的那些事件的重复,这样就可以沿用既往的经验来控制局面。人类社会需要这样的模式化以保持精神世界的稳定,为日常生活输出安全感。
这种模式化也符合口头叙事的审美习惯。与书面文学追求独创性相反,口头叙事建立在大量模式的基础上,所有模式化的人物[39]和结构都有充分的存在理由。文本的模式化程度越高,就越具有代表性和涵括力,也越能受到民众认可。因为这样的叙事模式背后有传统支撑,选择这种模式等于采纳已被证明有效的策略,能应对现实中的相似困境,所以那些跳脱于程式之外的异文,往往流传不广。这或许正是口头叙事呈现出类型化、模式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