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冯骥才:绚烂的民间文艺的鲜花在海宁盛开
——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冯骥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2-17 | 点击数:2953
 

      今天的确是中国文化界的一个节日。今天在这里,在浙北的海宁,举行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颁奖仪式。绚烂的民间文艺的鲜花在海宁盛开。我首先代表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今天所有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也向海宁市政府,向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民协给我们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这是我第一次到海宁来,但是我心里面有海宁这个名字,我觉得海宁的名字很有诗意,可能因为是徐志摩的故乡,这是一片神奇的诗性的土地——海的宁静,宁静的海,这里面寄托着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先人对生活的一种祈盼,他们希望我们生活平安、和谐、富裕、祥和。今天给我的感受是,当代的海宁人没有辜负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先人,我看到了今天的海宁富裕、祥和、美满,海宁真好,祝福海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文艺界确实出现了一个繁荣的景象。我们的民间文化界,这棵根植在大地上的大树,硕果累累。我们的民间文化是最接地气的,应该说本来就来自于大地,本来就是大地之气、文化之气。我们的民间文化,最本色地表现了当代的生活,最多彩多姿地反映着时代的精神、时代的面貌。这里面,一方面有杰出传承人的努力,一方面还有这次获奖的、不断涌现出的民间文化新人。艺术,是要靠作品来说话的,这次获奖的六七十件作品就是凭证。我们的民间文化是我们大地的文化,人民是我们文化的主人,我们的文化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是我们自己创作来满足自己的一种文化,是民间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历史有多长,我们的民间文化就有多长,所以说民间文化就是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液,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它,要传承好它,要发扬好它。我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使我们的文化特别是我们明天的文化,振兴于当代、复兴于明天、辉煌于未来。

      我和海宁一起,和我们各界的同志,也和全国各地的人民一起,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复兴,为我们的文化繁荣,一起努力、贡献力量。

原文载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官网

  文章来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15-12-14)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罗杨:呼唤史诗研究的中国学派
下一条: ·[户晓辉]一个人一生能讲几个故事?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肖永晖]山花烂漫新时代、凝心聚力话民艺
·[刘爱华]反哺,还是互哺?——民间文艺发展内在逻辑探微·[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段友文:《民间文艺学论纲》·[刘爱华]反哺,还是互哺?
·[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施爱东]为民间文化事业培育青年人才
·[高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七十年·[祝鹏程]重审中国民间文艺的“民研会时代”
·[王霄冰]文艺民俗学理论新探·“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 博士生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范金荣]悼念我的恩师张余·[刘思诚]“十七年”时期关于鲁迅与民间文艺的整体研究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陶立璠]我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相识、相知
·《中国戏曲志·澳门卷》·[毛巧晖]文本与理论:民间文艺学的双重建构(1949—1966)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