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何其敏]民族民间信仰研究的视角和意义
  作者:何其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19 | 点击数:6382
 

 

宗教信仰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始终处于和社会其他要素的互动关联中。而我们对宗教、特别是民族宗教问题的关注,也从来不是孤立的,是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全球化进程的大背景中进行的。
对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一种观点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的社会差异会逐渐磨灭,代之以人人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同一个通用的现代性模式,这个模式的特征是用理性的原则处理人类事务。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确是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共享,但并不意味对某一种文化的共同分享。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已经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社会发展模式,每个国家都必须依此行事才能进入现代化;因为,每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制度背景不同。所以,既没有一个代表现代文明的唯一的文化,也不存在某一文化可以覆盖其他文化的逻辑。
从现代化浪潮的极速扩散,各种传统制度和文化肯定会受到冲击的背景看,中国原有的宗教生态肯定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来自外来宗教的实体进入。外来宗教主要指国外的宗教组织的进入,其直接的结果是导致中国本地宗教文化生态的失衡;而间接的结果是当地社会文化秩序,不同群体力量的对比发生改变。
影响的另一方面来自“用理性的原则处理人类事务”的社会发展理念,西方化的政治经济制度安排。这种影响的直接后果是根据西方文化对中国原有宗教文化的重新评价;其间接后果是出现宗教文化的“再造”、更新,乃至对原有宗教文化的放弃。因之,外来宗教文化观念的进入会导致中国本地宗教(民族)文化的改变。中国传统宗教、特别是民族民间信仰的处境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另一种景象。政治管理的民主化进程、市场经济的推动、竞争观念的普及、民族文化市场化的示范效应、民族自强意识的提升等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影响,使宗教在民族地区的表现产生出一些新趋向,它同时被用作政治资源(群体诉求的旗帜和动员力量)、经济资源(财源)和文化资源(提升民族凝聚力)。因此,宗教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的动机特别值得研究。其中,传统民间信仰正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复苏——出现民族宗教信仰的重构现象。无论出于振兴民族实力的愿望,还是试图利用宗教资源发展地方经济、为复兴宗教信仰本身“修路搭桥”,总的来看,与民族发展相关的民间信仰状况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且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国内、国际两方面的发展态势都显示出,尽管在许多场合,宗教信仰者的情感活动具有个人化的色彩;但作为一种信仰、作为一系列祭仪规范、作为一整套组织制度,民间信仰总是与特定的人类群体联系在一起。民间信仰借助自己的各种因素,不仅作用于个人,使之有所变化;更重要的是作用于社会群体,并使民族这种特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对民族民间信仰的研究不是对“古董”的研究,而是推进中国本土宗教(包括原生性宗教、道教、佛教,以及已经本土化的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应对现代社会发展变化能力的研究。民间信仰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如何适应,如何保持活力,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对中国现有的各种宗教,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体信仰的传统宗教是否存在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素质,如何认识和挖掘并没有形成共识。而如果不允许传统文化有创新、有改变,认为传统宗教文化是不可以变化的观念,等于取消了这些宗教文化参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资格和继续生存的资格。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纳钦]复调式祭祀仪式与复合型民俗角色
下一条: ·[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
   相关链接
·[程浩芯]民间信仰研究的文本进路·[童婷]重庆市洪崖洞祈愿文化与民间信仰研究
·[游自荧]灾难、传说和信仰的互动:日常政治与人神互惠·[张志刚]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李俊领]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第三届民间信仰研究高端论坛在泰山学院成功举办
·[吕韶钧 彭芳]老龄化社会中的“健康信仰”与“健康生活”·[张小燕]纸扎在中国宗教文化中的演变脉络探析
·邱运华:扎根中华文明史,构建中国庙会学术话语·[李华伟]论民间信仰研究的“华北模式”
·[王志胜]地志画中的澳门·[张志刚]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他山之石”
·香港“非遗”中的宗教文化传统 ·[何扬飞]农村老人宗教信仰状况
·苗族:顺着日落的方向走·[尹虎彬]传承论的民间信仰研究
·第二届民间信仰研究高端论坛在黑龙江牡丹江市召开·第二届民间信仰研究高端论坛在黑龙江牡丹江市召开
·[郭冰庐]马坊牛王会文化共同体民间宗教信仰祀神社事活动田野考察报告·首届民间信仰研究高端论坛:会议议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