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正式仪式。兀赫尔达手持玉杯跪在前边,浑督跪在他旁边,持祭壶往兀赫尔达手里的玉杯倒酒,兀赫尔达大声喊祷词。一般情况下,第一杯酒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第二杯酒祈祷巴林王及其福晋长寿延年;第三杯酒祈祷全珠腊沁人平安顺心。前三杯祈祷完后,开始喊每一位祭民的祷词。祭民分默祷者和禀祷者,默祷者不专门让兀赫尔达为他喊祷词,而是献毕供品,与大家一同叩拜默祷即可。禀祷者不仅与大家同拜,而且要求兀赫尔达专门为他喊祷词,一般都出于特殊原因,如外出或患病须让公主保佑等。所有祈祷都由兀赫尔达转达给公主神灵。内容为,求子、除病驱邪、保佑出远门的人平安归来……等等。
主殿祭祀结束后,把供桌抬到官陵门前。官陵的仪式与公主陵基本相似,兀赫尔达带头在陵门外致祭。祈祷内容也相仿。祭毕官陵,还回致整羊祭的人所剩供品外,其它供品——水果、菓子、奶品全部堆在官陵门前,让大家争享,就是抢祭品。这是娱神活动。祭民们认为,祭过神的供品已经有了灵性,所以是神赐之福。争享时争抢激烈热闹,喊笑声不断。据说,争夺越激烈,神就会越高兴。争享的主要是中青年人,妇女老少在外围等候观看。当争者抢到供品,从蜂拥的人堆中脱身而出时,他们迎去乞求。对求者不得吝啬,多少分给一点。有的人甚至还没走出人群便把所得分完了。总之,大家都能分到公主赐予的福。据说,有一年取消了争享,灾祸骤然降临,因此赶紧恢复了争享。
至此,仪式程序结束。兀赫尔达、浑督回到北配殿,坐在上座。公职人员和乡里长者们在西边落座。致整羊祭的人们鱼贯而进,给兀赫尔达、浑督敬酒。他们接过酒,抿一口把酒转倒给长者们的酒碗里。差役进来由整羊荐骨部的两侧各切下一条肉,左右交换放置,以示可以享用,然后退还祭祀者(切下的那条肉留下,名曰“哈西亚达苏”)。祭祀者还把一块肩胛骨敬献给祭祀喇嘛。之后,兀赫尔达、浑督为首的长者们端坐于配殿,享用公主神赐予的福——酒和所剩其它祭品。用整羊祭祀的人家全家老少、亲朋好友围坐在车旁,喝酒吃肉。不仅自己吃,而且给邻里朋友送“福”。兀赫尔达、浑督前的“哈西亚达苏”中留一份给北配殿后,其余的也切成小块分给大家。这无疑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村落庆典。
公主陵祭祀起初是由清廷经巴林右翼旗王室规范下来的一套祭祀仪式,其祭品曾主要来源于清廷与王室。公主陵属于巴林右旗王室祖陵,腊月祭祀和清明祭祀是本旗王室的祖先祭祀,因而也都属于大型祭祀。所以公主陵祭祀首先是一套祖陵祭祀,其仪式性质也就属于祭祖行为。但是随着清廷与巴林王室的衰落和覆灭,公主陵祭祀仪式中的祭祖因素很快削弱,直至消失。而由于公主通过祭祀仪式和传说传闻的渲染,逐渐被塑造为神,因此公主陵祭祀也逐渐演变为民间的神灵祭祀,其仪式性质也就由祭祖行为转变为祭神行为。这可以说是公主陵祭祀的神化过程。直至今天,从参加者的规模来看,腊月祭祀和清明祭祀已经不再是大型祭祀,代之而起的,则是5月和7月的祭祀。因为这个季节前来祭祀的人相对多,所以使祭祀规模扩大的同时,某种意义上将祭日变成了村落的庆典。而在这个神化过程中,该祭祀又由官方仪式转变为纯粹的民间仪式。因此,这个神化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世俗化过程。
(2)内祭祀
公主祭祀不是宗教祭祀,但与喇嘛教却有着密切关联。清代,参加内祭祀的珠腊沁庙喇嘛由一个比较大的阵容组成。初一祭祀上只来一位祭祀喇嘛,其它祭祀上都有十位喇嘛参加,他们是达喇嘛(或二喇嘛)、领经师、四位骨干诵经员、吹唢呐的二位喇嘛、吹海螺的二位喇嘛。每月初一、八、十五、二十九都有大“曼扎罗”,来四位骨干颂经员,带唢呐、海螺、鼓、剑等经会法器。从参加者的规模可以看出,在珠腊沁村除了庙里的佛事活动以外,公主陵祭祀便是喇嘛们最大的祭祀活动。
祭祀规程如下:喇嘛从早晨开始打扫陵园。然后念《归依》,这是一种祈祷经文,在短短几句的经文里概括了喇嘛教教理的主旨。然后念《自受灌顶》,这是一种获取念经权利的仪式。第三步为献《曼扎罗》,即献七种宝。第四步是念《净香供养》,这是寺庙和乡下常念的一种经文,据说是章嘉活佛所撰。内容为祷念释迦牟尼、十八罗汉为首的诸佛之名,祈求他们的庇护。第五步是念《公主祷祀》。第六步是召福。召福用的是召福箭,顺时针转。第六步是《献沐浴》。第七步是念稀布吉德经。内祭祀中《公主祷祀》要念多次。在全部祭祀过程中起首、中间、末尾都要念。按桑布喇嘛的解释,起首念的意思是喇嘛们禀报公主他们要念经了,如果念错了就请公主宽恕;中间念是为了造化生灵,造福世间;末尾念的意思是喇嘛们告请公主他们将永远把祷祀念下去,前边念错了就请公主宽恕。
在本村,公主被称为绿度母的化身,所要准备的祭品中有21盏佛灯,代表21位度母,公主被解释为她们的化身。1949年以前的公主祭祀上,从来不击鼓和打钹,原因是这里为陵地。喇嘛们坐在靠背扶手前的穿凳上,面朝北念经。1989年后请进了许多佛像,而且念经时还开始击鼓打钹。对此,一些人表示过不满。后来佛殿与公主主殿分开了。以上是内祭祀的内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