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陈春声]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
——以林大春与潮州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为中心
  作者:陈春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09 | 点击数:15325
 
 
然而,就是林大春最早将“双忠公”在潮州本地显灵,协助地方抵御倭寇、海盗的灵验传说记载下来,并自觉地将自己置于灵异故事见证人的地位。事见嘉靖四十四年灵威庙重修后,林大春所作之《重建灵威庙碑》:
 
天顺间,夏岭为乱,乘虚且袭潮阳,将至,望见城中车旗火炬甚盛,遂不敢进,因讨平之。
 
嘉靖庚申,漳寇夜入城,为翁别驾所破。当时闻贼众自言既入城,即手持尺铁不动,竟尔授首。父老相传,皆谓二公有阴兵云。
 
癸亥春,倭夷大举入寇,以云梯十道先登,乡兵庄七等奋击死之。贼兵大败,顾独恨,欲坐困我。又复造为临冲之车,以图后举。未至,客有被掳者,阴从贼所射书遗城中,言击车法甚具,且曰:贼围潮阳且两月不下,彼意亦欲遁耳。第窃闻之贼中,言往者来寇,尝有二神人见,今望之蔑如矣,意者,神其不护此邦耶?此乃所以久而不去也。为今计,莫若祷于双忠之祠,请夜见焉。不且迎神于城,以明为神,或一助也。书至,父老豪杰皆疑以为为贼间谍,且尝试于我。余独谓此若有合乎兵家用神之说者,从之便。于是与众祷之,复为二公遗像,夜出城上。贼望见,果大惊。既又稍用其法,连破贼车于城西南。于是矮夷始有遁意矣。会贼中有伪降者,阳为兵向贼,实持城中阴事以与贼,且幸不去为利。贼乃以千人积薪累城下,历昼夜,高可二丈许,城中危甚,莫知所出。父兄豪杰皆云,宜用火攻。会是时日暮风起,议未定。复如祠下祷之,请得反风,顷之,火下薪燃,天果反风,火大炽,鼓噪闻数十里。我兵从城上望见贼弃营走,所射杀焚死无数。明日,果遁去。其英爽如此。[4](卷15文辞志)。
 
《庙记》中所言天顺中“夏岭之乱”、嘉靖三十九年(庚申)潮阳被“漳寇”破城和嘉靖四十二年(癸亥)“倭夷”围城5旬三事,是该时期潮阳地方经历的三次最严重、乡民印象最为深刻的动乱事件。
“夏岭之乱”牵涉到揭阳和潮阳交界地方24村的村民,据称他们“以渔为业,出入风波岛屿之间,素不受有司约束。人健性,邻境恒罹其害”(注:李龄《李宫詹文集》,“赠郡守陈侯荣擢序”,《潮州耆旧集》卷1。)。其乱因土地争讼问题而起,从天顺三年持续至天顺八年,最后被朝廷派重兵镇压,(注:参见嘉靖《广东通志》卷66,海寇;李惠:《平寇记》,雍正《揭阳县志》卷7,艺文,记;李龄《李宫詹文集》,“赠郡守陈侯荣擢序”,《潮州耆旧集》卷1。)这一事件对地方社会影响极为深远,在地方志、文集和族谱中被一再提起,成为地方历史中一个具有“标识意义”的象征。林大春在多处场合,也有意无意地强调其外祖家当年在抵御夏岭之寇时,是与官府站在一起的,如为其母所撰《敕封安人林母陈氏圹记》一开始就写道:
 
安人讳某,姓陈氏,潮阳林大春之母也。世居潮之凤山里。祖讳时溢,号千山公者,天顺中平夏岭,有功于社。(注:《井丹林先生文集》卷13,记。有关千山公抵御夏岭贼的记述,又可参见林大春《南野陈公保障凤山序》(《井丹林先生文集》卷12,序)和隆庆《潮阳县志》卷6,舆地志,乡都。)
 
嘉靖三十九年潮阳乡兵巷战驱赶贼寇一事,林大春《潮州通判翁公平寇碑记》有详细记载,碑中之所谓“翁公”者,为时任潮州府通判的翁梦鲤,事发当日正好因督兵居于潮阳县城,“是时邑无长吏久,又倭去备弛”,在县城已被所谓“漳寇”攻陷的情形之下,翁梦鲤组织城中百姓和四乡乡兵与之巷战,最后将寇盗驱赶出县城。是役中,林大春的父亲亦有功于地方:
 
其时家君亦从城中收子弟兵,得六十人,克城西路,却敌先登,捕虏一人。[2](卷13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
下一条: ·[王燕琴]民间信仰对中国宗教发展的影响
   相关链接
·[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于佳卉]有神若飞来
·[闫睿欣]“赛博”求签:新型民间信仰实践互动模式研究·[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王小蕾]海疆与内地的融合:明清以来岭南民间信仰在南海诸岛的传播
·[宋昕曌 王嘉炜]从地方豪杰到忠义神灵:《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的神性塑造·[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
·[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宁祥文]民间信仰与高台教化:从风俗观念到戏剧实践的探索
·[宁文忠 蒋青芹]民间传说在地域社会中的流变·[倪晨嘉]澳门哪吒信俗的景观叙事与景观生产
·[马骁]从乡村到城镇:民间信仰的时空转变·[刘韵鸥]明代戏曲与宝卷中“女转男身”母题的交融与演变
·[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
·[黎俊溢]澳门半岛石敢当调查研究·[姬厚祥]宗门立会:宗族分门竞争中的民间信仰生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