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洋布的普及使城镇一般市民的日常衣着消费方式更加市场化和大众化。以往城镇市民的衣料虽然也需要到市场上购买,但无论是绸缎还是土布,都是来自国内农村的手工织品,通过传统的国内市场流通渠道。而洋布的普及,使洋布在城镇中取代土布成为布料市场中的主流商品。洋布来自外洋,市民将洋布作为日常衣饰消费的主要材料,使他们的日常衣着消费与外来工业品市场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成为中外贸易市场链条的终端,使这一部分市场消费能力较大的中国人群的日常衣着消费第一次与外洋及近代工业制品直接连接了起来。同时,洋布的使用周期率低和廉价的特点,又使人们购买布料的频率增加,因而与市场的联系更为频繁,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这些都促进了洋布的消费,培育了日益扩大的洋布消费市场。洋布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消费品,以其批量化、数量多、价格低的特点,使一般稍有购买能力的人都可以买得起,因而形成与近代工业相对应的大众化消费模式。正是这种消费市场和大众化消费模式的形成,促进了中国民族机器织布业的兴起,促进了国内机织布市场和生产的发展,并使机制布即民间沿称的“洋布”向更广大的人群普及。一个日益大众化的日常衣着消费方式与近代工业制品市场建立起恒常的联系,这一点对于中国人衣着消费方式由传统向近代的转折具有划时代意义。
其次,洋布衣的普及使一般市民衣着习俗更具时尚性和流行化。洋布价格低廉,使人们可以购买多件用以替换,因而可以选择配备更多的式样和颜色;洋布耐磨性差的特点使其需要更替的周期缩短,因而式样和颜色的更换周期加快;洋布容易染色及色彩鲜艳的特点使衣物的颜色更加艳丽、多样,因而衣物的颜色装饰性和多样性增强。洋布的这些特点以及在市民中的普及,引起了市民衣着的一些新习惯,如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替换衣服,更新速度更快,衣饰的式样和颜色更容易形成时尚,各种各色用洋布做的小布品饰物如洋袜、洋巾、洋手绢、洋花边儿等也成为了流行时尚。而且这种衣饰时尚的流行速度和转换速度加快,更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衣饰时尚性的追逐,只要稍有余资,就可以时常翻新,赶时髦,追时尚,从而使大多数人的衣饰消费方式更活跃,丰富了市民生活的色彩和节奏,增强了市民的公众性消费文化认同意识。这些都使市民日常衣饰方式和衣饰文化更具城市化和社会化色彩。这种衣饰方式的变化,与市民其他生活方式及消费趣味等变化相辅相承,为市民文化、城镇风尚增添了新的色彩,而这些色彩又与近代城市化和社会化的趋向相联系。
由上可见,19世纪后半叶由开口通商洋布输入形成的洋布在城镇市民中的流行和普及,使洋布这种近代机器制品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进入城镇市民的生活,它不仅只是在人们的日常衣食生活中增加了一种衣物质料,而且改变了人们的一些衣着习俗,带来了城镇市民日常衣着方式所涉及的消费方式、穿着习惯、社会身份、文化内涵等多方面的变化。这种衣着习俗的变化,与近代工商业化、城市化的趋向相伴,构成了由此引起的市民社会近代化变迁的连带关系。洋布与土布,形成了这一时期城乡和土洋之别的一种外在象征符号,标志着中国人生活方式开始近代化变迁的一种特别形式,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这种相似的结构此后又一直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蕴涵的不同的社会文化意义,可以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大清会典事例:第328卷[Z].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清史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2]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3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2;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5]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3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2.
[6]“衡隆洋货号”广告[N].申报(创刊号),1872-04-30.
[7]郑观应.盛世危言[A].郑观应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8]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9]王韬.王韬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本文原载《河北学刊》2005年0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