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李长莉]洋布衣在晚清的流行及社会文化意义
  作者:李长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08 | 点击数:17327
 
在通商后至19世纪末的几十年间,洋布衣主要是在城镇市民中流行并普及化,成为城镇市民的常服。洋布作为输入品,是从通商城市上岸并作为集散地的,这些通商城市便成为洋布最先占领的市场。40年代以后的东南五口开放通商,60年代以后广大内地诸多口岸的相继开埠,直至90年代分布全国各地的近三十个通商城市,伴随着通商贸易的发展,率先成为商业兴盛、人口聚集的商业中心。特别是广州、上海、厦门、天津、汉口、重庆等一批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开口后不久便很快发展为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的大型商业城(600306,股吧)市,市民们的衣物需求市场也相应扩大,在通商城市市场出现的洋布也便首先被这里的商民所接受。因而,在通商之初,洋布开始大量输入以后,在广州、上海、厦门等一些通商城市及附近城镇,率先出现了穿用洋布衣服的新时尚。如在通商后不久,一位来到新开口岸福州的英国人就发现,福州市民中许多人已经穿着洋布衣,“几乎在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人穿着一些我们的纺织品”[3](P84)。不知这位英人的观察和估计是否有所夸张,但洋布输入和销量的增长,便可以作为主要市场消费者城镇居民乐于购买洋布的佐证。此后,随着开埠的增多,洋布销售地域的扩展及输入量的增多,洋布衣在各地城镇居民中流行开来。
洋布之所以首先在城镇居民中流行普及,源自于城镇市民的生活方式与乡村农民有很大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洋布是靠市场销售的,而只有城镇市民的衣着主要依赖于市场。长期以来,中国的小农经济是农业和小手工业相结合,耕织并举、衣食自足的家庭经济形态。一般农家都是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从种植棉花,到收获以后加工成衣的全部工序,几乎全都由家庭成员在自家内部完成。自家土地种的棉花收获以后,几乎家家都有纺车,一家或几家合有一部织机,农闲季节或平常在家的妇女,会用自家的纺车纺线,用自家或合用的织机织布,再亲手缝制成家人老小所需的各种冬夏衣装。这种解决全家衣着问题的全部程序,都是利用必需的农业劳动之外的时间和劳力完成的,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不用花一文钱,既不耽误田间农活,也不耽误妇女料理家务(注:关于农家纺织自给的情况,当时不少来华的西方人在中国各地都曾观察到,也有过记载,仅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书中(第90页),就曾引述几位西方人分别在福建、浙江、四川、直隶等处看到的相同情况。如有记述说,这些农民“在庄稼正在生长时,在收获之后,或在雨季不能进行户外劳动时,他就动员他的家庭成员纺纱或织布。总之,在一年中,空闲的时间里,都从事于这种形式的家内手工业”;农民们“自己种棉花,或以自己田地里的生产物交换棉花,自己做成简单的织布机,梳棉、纺纱全都自己动手,除了家庭成员帮助之外,不要其他帮助,就把棉花织成布匹”。)。况且,一般农民生活贫困,几乎没有超出生存必需之外的购买力,这些都限制了他们购用洋布。而城镇居民,则已经脱离了土地和耕织自给的小农生活,他们的日常衣物用布本来就主要靠到市场上购买,现在只不过是用以往买土布的钱去买洋布。而在市场上,洋布比土布售价低廉,到70年代以后,甚至比同样尺寸的土布售价要低一倍,其幅面宽而适用,质地又比土布细密光滑、鲜艳美观,对于市民来说,在市场上用更少的钱而买到更美观的洋布,无疑是更为经济合算的。其次,洋布耐磨性差的缺陷,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农民来说是个致命的缺点,但对于较多从事非体力劳动的城镇市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他们更愿意选择物美价廉的洋布。传统的手织土布厚实耐磨,人们穿土布即使是从事体力劳动也往往能穿三四年,有的地方磨破了,可以经缝补后再穿一段,实在不能穿了,还能利用未破的部分以大改小、以外改内,重复穿用,直至最后破布片还可以糊成布壳用为做鞋的材料(注:直至20世纪60年代,农村一般农家仍然是以这种方式重复利用自织土布的,如笔者少时在华北农村老家所见情况即是如此。)。这样,一件土布衣经重复利用可以穿用四五年甚至更长,而若作为被面、床单等磨损性小的用途则时间会更长。洋布虽然外观看起来比土布细密平滑,但由于其纱线较细、质地轻薄,因而耐磨性差,比土布的耐磨程度要低三四倍,很少能穿过两年,一旦磨破了之后,也由于布丝过细而经不住缝补,即使糊布壳做鞋底也太容易磨损,所以它远不像土布那样可以重复利用。而耐磨和重复利用,对于一般农家等贫穷的下层体力劳动者尤为重要。1872年,一个在华的西方人就曾记述中国各地存在的这种情形:“我曾经听到许多省份的中国人异口同声地说:虽然按平方码的价格计算起来,洋布价格可能低些,但从长期看来,洋布在耐用和价廉两方面都不敌土布。……土布是家庭织造的……穿着土布要经济得多。”[5](P1342)因此,在各地广大农民及苦力等体力劳动者,从适于体力劳动和实用性方面考虑,还是宁愿选择土布而不用洋布。但是在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镇,特别是商务繁盛的通商城市,市民已脱离了繁重的农业劳动,甚至相当多的人已脱离了重体力劳动,而从事与商业相关的日常生计,如商贾、摊贩、店伙、账房、经纪、买办、学徒、洋行伙计、店铺跑堂、官衙杂役、书生塾师、医卜相师、男仆女佣、优伶娼妓等等及其家属家眷,这些人员占了市民的相当部分。他们的日常活动一般已没有重体力劳动,却有更多的人际交往,因而对于衣服的耐磨性要求不太高,而对于衣着的美观体面却更为看重。因此,洋布的物美价廉更适合他们的品味,特别是对于收入并不高的中下阶层来说更是如此。这样,在农村受到农民冷遇的洋布,在城镇却受到市民的欢迎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当然,在城镇一些从事搬运、拉车等体力劳动的苦力,出于耐用的考虑多数仍然穿着土布。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高宏存]文化资源为新型城镇化注入动力
下一条: ·[张友庭]寮村的“张公信仰”及其祭祀圈的扩大
   相关链接
·[师慧]晚清民国的文化娱乐业与江南宣卷的现代发展·[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
·[宋文辉]承袭与嬗变:晚清民国巴蜀婚俗地域差异研探·[黄艺兰]晚清民国时期伐树遭报故事的“祛魅”与“复魅”
·王娟:《晚清民间视野中的西方形象——<点石斋画报>研究》·[谭佳]悖论式嫁接:比较神话学在晚清的出现
·[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龙圣]晚清民国湘西屯政与白帝天王信仰演变
·陈平原:研究老百姓被忽视的日常生活,画报是个很好的入口·[张洪彬]巫术、宗教与科学:重思晚清的风水批判
·晚清民国民俗手抄本现身 详细记录民俗节庆·[湛晓白]晚清民国知识分子的阳历认知
·[孔祥吉]英年与晚清北京风水热·广东珠海市发现晚清民间婚书
·[艾志端]海外晚清灾荒史研究·[王新民 王婷]晚清旬邑县民间祈雨风俗考察
·花鸟虫鱼看世界:晚清的博物教科书·[孙燕京]略论晚清北京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
·[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李长莉]从晚清上海看生活方式与观念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