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李长莉]洋布衣在晚清的流行及社会文化意义
  作者:李长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08 | 点击数:17331
 
年代  进口总值  棉织品 毛织品  百分比
1867  6930万   1300万  740万  29%
1873  7410万   1800万  590万  32%
1883  7360万  1680万  390万  28%
1893 15130万  2730万  460万  21%
由此可见,在进口纺织品中,棉织品即洋布一直是大宗,特别是80年代后增长幅度最大。另外还有一项专门对洋布输入量的统计,1867年是425万匹,1880年增为1316万匹,十三年间增长了三倍。1890年又增为1656万匹[5](P1368)。虽然这些统计数字未必十分准确,但19世纪下半叶洋布进口逞增加趋势应是一不争的事实。
与洋布输入量的增长相伴而来的,是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和地域的不断扩大。首先是陆续开放通商的商埠成为洋布分销的主要集散地。自19世纪40年代后,先是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等东南五口开放通商,60年代以后,天津、镇江、牛庄、汉口、九江、登州、宜昌、芜湖、温州、重庆等各主要交通枢纽城镇也陆续开放通商;至1894年,全国通商城镇已达26个,遍及沿海、沿江及广大内地地区。这些商埠都成了外国商船自由往来、进出口货品集散流通和中外商人来往聚集之地。作为中外贸易商品大宗的洋布,也由这些遍布各地的商埠,行销到更广大的内地城乡。
随着洋布输入数量的增加和销售的扩大,穿用洋布的人也日益增多,洋布衣作为一种新衣着习俗而逐渐发展起来。在通商初期的一二十年,由于洋布的售价并不比土布便宜多少,洋布又不如土布结实耐磨,因而即使在城镇,一些商民购买洋布也主要是出于新奇和追求时尚的心理。所以,最初洋布在中国的销量虽有增长,但幅度不大。如英国作为向中国输入洋布的主要国家,其输入的棉布价值在1841年时是58万英镑,到1857年时增加到170万英镑,十六年间增加不及两倍[3](P79)。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洋布价格的下降及通商口岸的增加,其销售也随之扩大。虽然由于开埠先后、交通问题及市场购买力等原因,使洋布的销售,特别是在前期受到较多限制,但由于机制洋布低价和美观等天然优势,还是使其在所到之处受到商民的欢迎。首先是在洋布运来的首站通商城市受到市民的喜爱,有一定购买能力的城镇商民乐于穿用,所以,洋纺织品首先在通商城市及周边城镇销售开来。如在厦门通商后不久,洋布洋棉就成了在本地及附近城镇商民中的热销货,当地官员向朝廷上报这一情况道:“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卖。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5](P1356)说“十室而九”购买洋布似有夸张,但反映了洋布已开始热销于当地民间的情景。上海的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洋纺织品的热销,自1850年前后上海就出现了第一家专门卖洋布的清洋布店,此后数年间又相继有多家清洋布店开设;到1858年时,已达十五六家。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洋货号里可以看到种类繁多的各种洋纺织品。如1872年《申报》刊登的一家洋货行的广告里可以看到,这家洋货行所经销的洋纺织品有哈唎呢、哆啰彩呢、羽毛哔叽、花素羽纱、羽茧、羽绉、羽绫等毛织品,还有新式五彩花布、各样牌子原布、粗细斜纹、洋标布等多种洋布[6]。在这些洋货店里,不仅有各式洋布,还有用洋布做的洋袜、洋手帕、洋巾等布品,也颇受人们欢迎。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直隶天津、奉天牛庄、山东登州、湖北汉口、江苏镇江、江西九江及四川重庆等北方和内地各口相继开埠,原来只在东南沿海地区流行的洋布,也扩展到了北方和内地广大地区。有记载说到这种情形:“自天津诸约成立后,外国棉布之输入数量,大见兴奋。……中北各省之民众,从前对于洋布,既鲜认识,亦无从购置,至是因汉口、天津、芝罘(登州)等埠商人努力推销……洋布销路,日有扩展。”[5](P1035)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高宏存]文化资源为新型城镇化注入动力
下一条: ·[张友庭]寮村的“张公信仰”及其祭祀圈的扩大
   相关链接
·[师慧]晚清民国的文化娱乐业与江南宣卷的现代发展·[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
·[宋文辉]承袭与嬗变:晚清民国巴蜀婚俗地域差异研探·[黄艺兰]晚清民国时期伐树遭报故事的“祛魅”与“复魅”
·王娟:《晚清民间视野中的西方形象——<点石斋画报>研究》·[谭佳]悖论式嫁接:比较神话学在晚清的出现
·[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龙圣]晚清民国湘西屯政与白帝天王信仰演变
·陈平原:研究老百姓被忽视的日常生活,画报是个很好的入口·[张洪彬]巫术、宗教与科学:重思晚清的风水批判
·晚清民国民俗手抄本现身 详细记录民俗节庆·[湛晓白]晚清民国知识分子的阳历认知
·[孔祥吉]英年与晚清北京风水热·广东珠海市发现晚清民间婚书
·[艾志端]海外晚清灾荒史研究·[王新民 王婷]晚清旬邑县民间祈雨风俗考察
·花鸟虫鱼看世界:晚清的博物教科书·[孙燕京]略论晚清北京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
·[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李长莉]从晚清上海看生活方式与观念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