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舒瑜]发须爪中的“迷信”与“道德”
——读《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
  作者:舒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1-24 | 点击数:19770
 
在《礼部文件之七:读经救国论发凡》[28]一文里,江绍原谈及“礼”在当时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这篇文章受到周作人的高度评价:“《读经救国论发凡》约略读过一遍,取材甚是精当,加上说明也应该有的恰恰有了:想不到在现今这世界还能够看见这样的文章。”[29]在这篇文章里江绍原关注的是《礼记·月令》中关于天子个人生活的规定,他认为月令等书为天子所定生活项目,“不外乎法术性质的和象征主义的顺天或者法天思想”。他以弗雷泽《金枝》中神圣王权的例子来解释为什么要以严格的规定来约束天子的个人生活。因为野蛮时代的人把他们的酋长视为地上的活神、人神间的媒介,总是把他们当作不可轻渎的,神圣的,与普通人不同的特殊人物,他们必须保持康健,寿命,精神,与洁净,才能上通于神,因此,野蛮时代的人就要强迫他们的酋长守很多戒律、禁令。《月令》中对天子起居住行的严格规定和限制,也正是来自维持天子作为人神之间媒介的神圣性之必要,和野蛮时代大人物被幽禁、被限制的生活比较,已经是“一大进步”、“大革命”了。
江绍原并不是没有现实关怀,空洞地去谈《月令》所规定的这套“礼”,而是基于对现实深刻地思考,他感叹道:“呜呼,吾观野蛮人之事,方悟月令为古圣之书也,夫皇古对于君王限制既不可复,月令作者又何必创为不彻底之礼以难天子哉?无他,懼后世人心不古,争作皇帝致兵连祸结、众生涂炭耳。故古礼虽不可尽复,仍于天子生活的规定中,稍示限制天子自由之意,庶几天下皆知皇宫与天堂不是一样的地方,不敢妄想作里面的主人翁;且备叔季之世,研读古经之识者,参透其中真义,加重其中苦味,制为新礼,以寒野心家之胆而回神州之命。呜呼,古人制礼,既不泥古以苦当时,又不湮古致百世以下的人没办法,其用心良苦矣。”[30]在他看来,这一套限制天子自由的“礼”,正是防止人人都想争做皇帝而引发兵连祸结、生灵涂炭的济世良方。江绍原所处之时代,正是溥仪退位,军阀混战、建立代议制呼声高涨的时代,军阀争战就是觊觎总统宝座,使得社会纲纪荡然无存。在江绍原看来,在中国,代议制和复辟都非良策。那么,出路在哪?他说:“故知谏官之制与复辟之举,皆非立国大计也。然则唯有倡礼治哉。礼者防淫杀佚,治内感之良剂也。今日应制之礼甚多,然最要者莫过于关于总统个人起居饮食之礼。苟能仿月令之意而广之,使此部分的礼具有极严重的痛苦的色彩,则想做总统者流必能恍然于总统之不可羡,不复抢做。”
江绍原是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提出“以礼救国”的看法。我们看到了江绍原与周作人所说的“中国现在所切要的是一种新的自由与新的节制,去建造中国的新文明,也就是复兴千年前的旧文明,舍此中国别无得救之道”[31]形成某种契合,江绍原也明确表示:“盖《月令》等书里关于天子个人生活的规定,虽是‘文明的野蛮’,然同时又是救亡医国的良药,善读经者苟能窥破其中真意并应用之,中国之强,可坐而待也。”[32]但是,他仍坚持认为:“月令等书关于天子个人生活的条文,我们可以断然的说不是周总长所谓生活艺术,而只是他说的‘文明的野蛮’,其中的思想,是比较文明的中国社会,半意识的把野蛮时代约束君王的办法承继了来,又改造一番的结果”[33]。在他看来,这套关于天子个人生活之“礼”所遵从的不过是浅陋的带有法术性质和象征主义的顺天、法天思想,并无高深精微的道理。因而在这个层次上,他又是有别于周作人将“本来的礼”视为后代应该效法的理想。江绍原和周作人关于“礼”的讨论中,他们共同认为在当时“礼治”才是救国之良方,但周作人认为只有复兴“本来的礼”,寻找到调和纵欲与禁欲的生活艺术,中国才能创造新的文明;而江绍原则认为,不存在“本来的礼”,古礼只有经过今世科学智识的提炼才能为今世所用,但“以礼救国”才是最可行的道路,而江绍原所说的这套“礼”正是维系人心的道德。
 
礼、迷信、道德
 
如果说江绍原和周作人在《语丝》上围绕“礼”的系列讨论的核心是要“立”礼,那么,在《发须爪》一书中江绍原则要思考如何“破”俗,或者说“破”除迷信的问题,他已意识到“迷信”与“礼教”、“道德观”是结合在一起的,种种礼教和道德观念就建立在被现代人视为“迷信”的观念之上的,如果“迷信”被破除,那么道德观将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在这一立一破中,我们看到江绍原作为五四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如何在时代巨变中去思考问题,同时这种思考和学术旨趣也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中国人类学评论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巴莫尔哈]《俄糯三子──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世家谱》序言
下一条: ·[何贝莉]从《江村经济》看微型社会学
   相关链接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
·[王新艳]从“古胶州八景”之一到“负碳海岛”:灵山岛的再生与发展·[王晓涛]基于 SWOT 分析的嘉兴市“非遗+ 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王楠楠]“赛博迎财神”:数字青年微博转发迎财神的考察分析·[王海珺 王铎]非遗人才培养,必须是一个系统工程
·[王丹]赓续与创新:松潘花灯舞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