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涟:《中国文化报》一直非常关注戏曲的发展,但对当代戏曲舞台演出关注更多,对古代戏曲的研究关注比较少。今天也希望专家给我们好的意见和建议,如何更好地利用学术研究的成果,促进当代戏曲的发展。我们先请伊维德先生发言。
伊维德:针对今天的话题,我作为一个国外学者发言,一方面非常荣幸,一方面也非常惭愧。我对当代中国戏曲的情况不太了解——我在国外一辈子大部分做古代戏曲文献的工作。可如果从比较的立场出发,中国戏曲是什么?在国外说到戏剧,一般指话剧,西方传统中把话剧与音乐剧分得很清楚。但是话剧代表戏剧也不完全对,话剧没有音乐。歌剧有音乐,每一部歌剧的音乐都是新创的。欧洲歌剧的作者都是音乐家,剧本作者不大重要。中国的戏剧是中立的,音乐与剧放在一起。欧洲也有这样的戏剧,但很少见,是非常边缘的现象。中国戏剧传统有着非常明显的中国特色。做比较的时候,中国一般把中国戏剧和现实主义的话剧相比较,这当然需要做,可是同时还要把中国戏剧与欧洲歌剧的传统比较一下。有很多中国人说中国戏剧的特色不一定是戏剧的特色,是音乐剧的特色。如果把歌剧或者音乐剧与中国戏剧比较起来,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中国有话剧的传统还有类似于歌剧的传统,近年来,中国艺术家还对当代西方歌剧做了很大的贡献。
我觉得当代中国戏剧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一直到20世纪初,中国最大的娱乐就是戏剧,因为那时候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没有DVD这样的媒介。传统中国社会当中的戏剧不算艺术,算娱乐,这在全社会非常普遍。中国即使是最小的村庄也会有庙,有庙就有庙会,有庙会就有戏剧演出,娱乐性很大,与中国传统民间宗教的关系也很大。但是到了20世纪,戏剧的地位被提高到艺术。19世纪的京剧,每一年都要改,不是固定的东西。把它的地位提高到艺术的时候,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观众反而越来越少,因为你一定需要好好准备,才能真正懂这个艺术。以前不是这样,每个人认为娱乐就是好玩,不需要准备,不需要训练。
再一个问题,就是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戏剧的听众是一代带一代,是父亲带孩子到庙会,可是到了文化大革命,这个传统破坏了。现在很难恢复这个传统。破坏一个传统,有经济的理由,有政治的理由,但以后想恢复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对中国来说,革命一方面改变了中国,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也很厉害。对我这样年龄的人,文化大革命时我正处于学习阶段,受到很大震动。现在,我在美国带了很多大陆学生,他们看到的就是当代中国,他们对20世纪的强烈的破坏性变化不大了解,因为不大了解,对于为什么需要恢复,怎样恢复也不一定了解,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阿姆斯特丹有一个小剧团,他们每星期要演一个新歌剧。他们每做一个新的音乐故事,完成一两次试演,就走出去巡演。他们把剧做得非常简单,比如,穿的衣服其他剧目也可以用,角色跟中国传统戏剧的角色一样比较固定。现在一般的歌剧团规模比16世纪的歌剧团要大很多,而且一定要经常巡演,所以非常花钱,演出的价钱越来越高,没有16世纪那样简单、灵活。但是,另外一方面,现在西方人看歌剧不一定要到剧场去,他们买DVD就可以了,像我的儿子买也不用,直接上网去找。所以,一方面有其他很多种娱乐形式,另一方面因为追求艺术,对古典歌剧、话剧要求越来越高,结果是观众越来越少。如何走出这个困局?也许有一个方法,就是不一定搞得那么复杂,那么高贵,规模那么大,但演出应该好一点。
徐涟:您所说的歌剧观众减少、演出衰弱的问题,也是中国戏剧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全球化背景之下或者城镇化、城市化这个浪潮当中,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都面临的同样问题。这更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提出对策。接下来请孙教授发言。
孙崇涛:我想主要讨论东西方戏剧特征的比较。过去谈到中国的戏曲特征,基本上会说:一是高度综合;二是表现程式化;三是写意,由写意引出来虚拟。我感觉这三方面概括并不全面。西方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戏剧也是这三个基本特点。以西方传统戏剧的样式来说,歌剧也是综合的,歌剧剧本是文学,有歌唱,有伴奏音乐,有舞蹈,有美术。刚才伊维德先生说,他比较了西方的歌剧跟中国戏剧,觉得没有太大区别,所以用高度综合来概括中国戏曲不那么准确。另外就是程式化。程式化也不是中国戏剧独有,歌剧的音乐,朗诵调、咏叹调,声韵样式,声部高中低音,都存在程式化。芭蕾的虚拟动作或示意性动作并不少于中国戏剧。所以高度综合、舞台表现程式化跟写意性,是一个共性。那么中西方戏剧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我想,世界各个地区的戏剧有两个基本元素。一是讲故事,戏剧就得讲故事,甚至某一个场景发生的故事,这叫叙事。再一个是要表演。各种各样的戏剧,各种各样的样式,都离不开这两个基本元素,这两点是共存的,互相依托的。东西方戏剧的不同,在我看来就在这两者之间。西方戏剧以话剧为主要代表,它的表演是为叙事,中国戏剧反过来,叙事是为了表演。所以如果下定义,西方的戏剧是“叙事的戏剧”,中国的戏剧是“表演的戏剧”。我觉得这才是中西戏剧最本质的不同。
以话剧为例。西方话剧,主要通过必要的艺术手段,铺陈剧情、刻画人物、震撼心灵,传递剧作者的道德精神,从而把观众引向某种思索,或追求某一个命题,或者针对某一个生活观念。中国戏曲实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它是充分展示自身艺术的魅力,调动观众艺术的想象、共鸣,最终达到人格陶冶和生命愉悦。我们过去有“高台教化”的主张,但实际上看戏主要是接受情感的艺术熏陶。剧情我相当熟悉,能唱会演,但还在看,看一辈子还在看。梅兰芳《霸王别姬》谁都知道剧情,但还在欣赏,一辈子在欣赏。这就是艺术享受、艺术陶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4-09-18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