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周巍峙向北师大捐赠藏书
  作者:记者 于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1-15 | 点击数:2644
 


  本报讯 (记者 于帆)11月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新馆开馆典礼期间,原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第九届名誉主席周巍峙向北京师范大学捐赠个人藏书的捐书仪式在此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及北师大图书馆相关负责人等出席捐书仪式。

  据北师大有关负责人介绍,周巍峙捐赠的大量图书,对该校文学院的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语文教育学等的教学科研工作,都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和理论建设意义。捐书仪式上,钟秉林宣布授予周巍峙北师大文学院兼职教授的决定,并向周巍峙颁发了荣誉证书。仪式上还播放了根据周巍峙总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所研发的“中外大学生朗读中国经典故事”数字软件。据悉,该软件为教育部201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由北师大数字民俗学实验室指导本科生科研小组制作。

  周巍峙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词作家、艺术科学学者和民间文艺专家,其代表作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和《十里长街送总理》等,曾影响了几代人。早年他投身革命文化图书事业,是我国进步文化图书馆事业的一代先行者。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在文化部等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要领导岗位上工作,参与制定社会主义新文化政策,历任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主席等职。

  文章来源:凤凰网-中国文化报 2011年11月30日 00:3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深切缅怀民间文化的真诚守望者周巍峙先生
下一条: ·第三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中西戏剧精神与当代戏曲发展的未来走向
   相关链接
·[毛巧晖]抗战时期民间文学的大众化实践及本土话语的生发·[朱奕丰]看见她:国家话语与民间文艺实践中的女性叙事(1949-1966)
·[朱炳帆]“五羊传说”申遗晋级的可行性分析与再语境化重构·[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
·[张玉琳]重返生活世界:民间文学的家庭生活实践及其活态传承·[姚苏笑]角色功能、故事类型和仪式:《日瓦戈医生》中的民间文学书写
·[杨赫]增进理解还是固化偏见:西方记者甘露德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与中国国际形象建构·[王雨铭]生成性遗产:民间文学类的非遗保护建构
·[王心怡]“名”“实”之间:走马镇空间生产与故事传统传承·[王敬让]地理感知与贾平凹《商州三录》的民间文学世界
·[谭羽聪]媒介、复制与共创:网络文学生产机制的一种想象·[苏明奎]抗战时期云南的歌谣研究与方言调查
·[宋海玉]形式与宣读:民俗学“挪用”现象的省思与检视·[邱毓琪]民间文学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关系
·[孟宇卿]刘守华先生:诗意乡土中的故事学织锦·[刘文青]民间文学《劏狗六爹的故事》的非遗传承历史考究
·[刘明花]民间文学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实践·[刘经俏]民间文学的文类间性与大故事观
·[刘建波]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文学调查队对云南彝族神话的搜集整理·[梁家胜]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特质与新生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