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破音
奥德里古尔说:“有些音位在地理上是有局限性的,例如前面带喉塞音的浊塞音只见于亚洲的东南部:海南、广西、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4]这种所谓的先喉塞音,传统上写作,语音学上叫作内破音(implosive),严格的标音应作。除了奥德里古尔所说的这些语言以外,内破音还见于国内的许多汉语方言。浙江南部八个县,庆元、景宁、文成、青田、永嘉、仙居、缙云、永康,目前都还存在这种音。据Parker1884年的描写,当时温州城内的居民还带这种音[5]。上海地区则见于松江、南汇、川沙、奉贤、金山、嘉定等县。上海市区个别老年人语音中至今还有内破音的存在。海南的内破音主要存在于海口、文昌、琼山、琼东、定安、澄迈等地的闽南话。粤北的连山话、广西的贺州、玉林话中都还有内破音(韦树关提供)。
如果考虑到内破音的各种变化,它的分布范围还要广得多。内破音的发音特点是“喉门先闭起来,喉头降低”[4]。喉头降低的动作会使塞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生各种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1.喉部下降带动软腭的下降,使塞音变成了鼻音。在有些保存内破音的语言中,发内破音的时候伴随着软腭的下降,上海市区人说浦东人的鼻音重,就是他们的内破音带有鼻音。下面的例子是奥德里古尔通过与芒语的比较,说明越南语中的有些m-是从变化过来[4]:
汉语的内破音分布于上海、浙南、海南,浙北、浙东和福建一省都没有发现。但是如果把内破音的各种变体都包括在内,从苏南到云南就连成一片了。
二、“侬”字的分布。
“侬”在古代的吴语中作第一人称,其本义是人,戴侗《六书故》第八云:“吴人谓人侬”。第一人称的“侬”实际上就是从“人”义的“侬”变化过来。一直到近代还有这种称呼。嘉庆二十二年《松江府志》:“称我曰侬”。乾隆十五年《崐山新阳合志》:“称我曰侬”。但是,更常见的形式是人称代词后加“侬”。冯梦龙《古今谭概·杂志》第三十六:“嘉定近海处,乡人自称曰‘吾侬’、‘我侬’,称他人曰‘渠侬’、‘你侬’,问人曰‘谁侬’。夜间有扣门者,主人问曰‘谁侬?’外应曰:‘我侬。’主人不知何人,开门方识,乃曰:‘却是你侬。’后人因名其处为三侬之地。”“我侬、你侬、渠侬”就是“我这个人,你这个人,他这个人”的意思。在现代的北部吴语中,“人”已经不说作“侬”了,但是在人称代词中还保留着“侬”。民国二十二年《吴县志》:“相谓曰侬。自称我侬,称人你侬,渠侬,隔户问人曰谁侬”。乾隆十五年《上海县志·卷一风俗》记载的早期上海话单数第一人称“侬,吾侬”,第二人称“汝,尔侬”,第三人称“渠,渠侬”。浙江的严州、金华、处州、衢州、温州四个地区的“人”都说作“侬”,不过温州的“侬”读入登韵,音同“能”,丽水、衢州的“侬”有的方言读同“农”,有的地方读同“能”。常山、玉山的“侬”则读同“男”[16]。处州、衢州、严州三个地区的人称代词还有“我侬、你侬、渠侬”的说法。
“人”义的“侬”还广泛地出现于整个东南地区,不过在有些方言中“侬”仅残留在人称代词之中。
大部分的闽语“人”都说作“侬”。闽语的人称代词一般说“我、汝、伊”,但是在一些文献中有着“侬”的记录,如道光十九年补刻本《福州府志》:“相谓曰侬。自称曰侬,问何人曰那侬,连江称人亦曰侬。”“侬”作为第一人称在现代福州话中还保存于“侬家”(我们)一词[17]。
安徽的黟县“人”还说“侬”,而且人称代词还说“我侬、尔侬、渠侬”[18]。
客赣方言中的“人”虽然不说“侬”,但是“侬”作为“人”义还残留在一些方言的人称代词里,如都昌、宿松、余干“我、你、他”说“我侬、你侬、他侬”。
广西的藤县也有“人”义的“侬”,如“侬儿”即“人儿”,义为“小儿”,同时作第一人称代词:“你去侬又去”(你去我也去)“人nok(人家)吃饭侬吃粥”(人家吃饭我吃粥)[20]。
在粤语中“人”已经不说“侬”了,人称代词中也不出现语素“侬”。但是唐韩愈诗《泷吏》:“侬幸无负犯,何由到而知。”“鳄鱼大於船,牙眼怖杀侬。”“比闻此州囚,亦有生还侬。”说明唐代岭南的“人”和第一人称都说“侬”。后来在北方话的影响下,“侬”的这种用法逐渐消失了,但是一直到清初“侬”在一些方言中还残留着。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一“土言”:“阳春谓外祖父曰翕爹,外祖母曰婆爹,自称则曰侬”“香山谓人曰能”,香山的“侬”读同“能”与上述温州的情况完全相同。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