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杜亚雄]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之回顾
  作者:杜亚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05 | 点击数:23048
 
 
二、少数民族音乐人材的培养和音乐演出团体的组建
 
新中国成立以前,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事业不受重视,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没有一所音乐学校。50年代,国家为了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材,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及各地的音乐院、校开设了民族班和各种进修班,专门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材。1958年,又在中央民族学院开设了文艺系,同时在各少数民族地区也相继成立了艺术学院和艺术学校,如内蒙古艺术学校(1957年)、新疆艺术学校(1958年)、云南艺术学院(1959年)广西艺术学院(1958年)和延边艺术学校、贵州艺术学校、青海艺术学校、西藏艺术学校等。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综合大学、师范学院和民族学院也分别成立了艺术系、科。
通过上述各种教育机构的努力,为少数民族培养了大量音乐人材。他们中间有蒙古族的美丽其格、莫尔吉夫、德德玛、齐.宝力高、 乌兰杰、德伯希夫,藏族的才旦卓玛、白登朗吉、格桑达吉、边多、俄珠多吉,维吾尔族的乌斯满江、迪丽拜尔、热比亚,哈萨克族的哈米提、扎黑、斯马胡力,朝鲜族的郑镇玉、金在清、崔三明、方初善和达斡尔族的杨士清、何今声,苗族的罗秀英、东丹干,壮族的范西姆、侗族的杨秀昭、张中笑等。这些音乐家中有音乐学家、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和演奏家,他们有的长期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有的写出了为各族人民欢迎的优秀音乐作品、有的在表演艺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少数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贡献。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不同的风格,而且和各民族的民俗活动密切联系。但在本世纪50年代之前,由于经济的落后,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得不到发展,民俗活动也因生活困难不能很好地展开。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少数民族在政治地位上的改变和生活的改善,他们的音乐文化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各种与音乐有关的传统民俗活动也得到了恢复。如壮族的“歌墟”、甘宁青一带的“花儿会”、景颇族的“目脑纵歌”、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只有很少几个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表演团体,50年代,建立了中央民族歌舞团,在政府主管民族工作的部门和文化部门的指导与扶植下,广西、云南、贵州、广东、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吉林等省、自治区相继成立了民族歌舞团,同时许多自治州、县也成立了以表演本民族音乐歌舞为主的表演艺术团体。40多年来,这些团体编排了大量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节目,受到包括少数民族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在这些团体工作的少数民族音乐家和汉族音乐家共同努力,也为挖掘、整理和研究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做出了贡献。
除了演出节目的编创和传统音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之外,在这些团体工作的艺术家们为了加强少数民族乐器的表现力,提高演奏技术,把传统的少数民族乐器搬上舞台、建立少数民族乐队而对多种少数民族乐器进行了改良。改良的主要目的是使乐器十二平均律化,以适应合奏和转调的要求。同时兼顾到音域、音色、音量的改进,一般要求音域更宽、音色更明亮、音量更大。如蒙古族音乐家齐.宝力高改造了马头琴的音箱、琴弦和弓子,使其音域加宽、音色更亮、音量也更大,同时大胆地吸收西洋弓弦乐器的演奏技法,使传统的马头琴演奏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吹奏乐器多用加键法改进,出现了加键的巴乌、箫、琐呐等。弹奏乐器多用增弦法或增品法改进。拉奏乐器则用钢弦或尼龙弦代替丝弦,还用改造琴筒或琴箱的办法来扩大音量。在改造原有乐器的同时,为了适应演奏多声部音乐的要求,依照西洋主调音乐采用四声部的传统,制造尺寸不同高、中、低音乐器,从而使乐队有立体感。如苗族音乐家东丹干在传统芦笙的基础上先后研制了11管、12管、18管等不同形制的新芦笙,并在此基础上用高、中、低三种不同音区的芦笙组建了芦笙乐队。又如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歌舞团的音乐家们对哈萨克民族乐器冬不拉进行了改革,制成了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等多种冬不拉,并组建了冬不拉乐队。
建国后,政府除了在少数民族居住的省、市、自治区内,多次举行音乐舞蹈会演之外,1964年还在北京举行了“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演出期间,内蒙古的乌兰牧骑受到全国瞩目。乌兰牧骑坚持综合性、普及性的艺术特点和强调民族化、群众化和革命化的方针,受到中央的肯定,学习乌兰牧骑在全国形成一股热潮。“文革”结束之后,1978年在北京举行了“部分省、市、自治区民族、民间唱法独唱、二重唱会演”;1980年又在北京举行的规模空前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80年代和90年代,又举行了多次会演,并在北京、昆明、兰州、成都等地举办“中国艺术节”,通过这些活动,展示了许多少数民族的新音乐作品,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同时也使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演出团体通过演出、观摩和交流,得到了锻练和提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胡阳全]近年国内白族研究概述
下一条: ·[梁庭望]20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相关链接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吴凤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邱丽萍 曾敏]桃江流域传统婚俗音乐文化互动关系研究
·[刘垚瑶]器乐与戏乐的交融:国家级非遗晋北鼓吹与晋北代表性戏曲的融合、传承与发展·[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
·[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郭正宜]网络作为"新田野":〈四海瑶亲歌来会〉为例
·[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陈昆 李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桃花坞新版画得失
·[白莉 郁露]AGIL模型下云南澜沧老达保歌舞传承策略研究·[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梅联华]民俗音乐保护与传承初探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陆帅]二人转正戏中的萨满文化初探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