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姚小平]十六世纪后期的中西词汇与生活
——晚明《葡汉词典》一席谈
  作者:姚小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02 | 点击数:6645
 

  日常词汇

  首先,不难看出《葡汉词典》是一本普通的语文词典,它所收录的主要是日常词汇,而非专门术语。就指称自然、人体、动作、行为、品性、质地的一大批普通词语来看,《葡汉词典》显示的画面在葡语和汉语中大抵是一样的。

  日常词汇甚多,这里只挑若干来讲。先说说数词。康华伦提到,《葡汉词典》上有些数词条目非常随意,如Quatro noites“四夜”、Catorze mil“一万四千”之类,进而质疑:何以不收更多的数词。我马上想,在任何一种语言里,数词都属于基本词汇,编词典者恐怕不至于忽略。果然,《葡汉词典》上除了零之外,个位数都有相应的数词;十以上、百以内的复合数词漏过颇多:有“十二、十四、四十、五十”,其余均缺;序数词只有“第一、第二、第八”,余缺。有一组用介词连接的数词短语,如De dous em dous(两个两个)“一双一双 对”、De sete em sete(七个七个)“七箇一起”、De cento em cento(一百一百)“一百一百”等,似乎与做买卖时点计物件或钱币的方式有关。

  日常词汇里,有些上不得台面,却是生活中绝对离不开的,例如Orinar(排尿)“小便”、Merda(粪便)“糞 屎 大便”、Pejtar, crepitar(放屁,噼啪作响)“放屁”。这类词语在中西语言里也基本等值,对译起来较容易。能否以收或不收这一类词为准,来判别著者的教育程度或行业背景呢?恐怕不能。这类词语见录于语文词典很正常,再高雅的西洋人,来到中国也得知道这类事情用汉语怎么说。

  有伤风化的现象,古时欧洲和中国一样常见。有些表达能对应,如Putaria(妓院)译为“嫖院”,Al?鄄coueitar(拉皮条)译为“忘八 烏亀”。Molher casada(已婚女子)译为“婦人”,对应相当精准,而紧接的一条Molher solteira(单身女子)对译以“婬婦 賤婦”,记下的可能不止是中国人的陋见。古时西方人一样不待见女子独身。另一词目Solteira(未婚女子)的译法尚能中性,作“没有丈夫 寡 無夫之婦”。Puta(娼妓、贱女人)译为“婬婦 泼婦 賤婦 怨婦”,前三个词为中国译者所书,末了一个由西士补写,想必是从某本中国书上读来的。再看词目Abariguado(姘居的),译为“有妾”,混同了两种不同的男女关系。是译者有意要等同起来,还是因为他不觧葡文而出了错呢?中国人不能容忍姘居,西方人视取妾为恶俗。假定这位译者已入西教,在他眼里取妾与姘居就会没有实质区别,属于同一类罪孽。

  宗教词语

  宗教词语是一个显著的大类。康华伦觉得不好理解,何以会漏收一批重要的词,如Deus(上帝)、Je?鄄sus(耶稣)、Maria(玛利亚)、Evan?鄄gelho(福音)等。细读之后,我发现有些词目的确没有;有些虽不自成条目,却内含于其它词目;有些条目其实见于词典,只是一不当心容易看漏。Deus、Maria未立条,但有词目Poderoso deus(全能的上帝)、Auemarjas(圣母经)。上列宗教词语都只列有葡文,没有写出汉语对应词。这样的词目还有一大堆。

  列出的多,译出的少。即使已译的,大都也是移用现成的汉语词,如Igresia(教会、教堂)译为“寺”,Padre(神父)译为“僧 野僧”,Freyra(修女)译为“尼姑”, Santo(圣徒)译为“仙”, Paraiso terreal(尘世天堂)译为“天霆”、“佛國”, Mortorio(葬礼)译为“做功德”。倘若不解葡文,单看纸面上的汉字,我们眼中便是一派佛道间杂的中国景象,把西教严严实实遮盖起来。

  Saluador(救世主)尚无合适的译名,而以动宾式“救他”来对译。真正译出并得到沿用的宗教词语没有几个,如“地獄”、“十字”、“教門”,依次对应于Abismo(地狱)、Crux(十字)、Seita(教派)。综上,可知相关词目的确立和译释发生得相当早,似在罗明坚、利玛窦撰著《天主实录》(1584)之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4年04月16日 17 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文明的生命力在于交流互鉴
下一条: ·[刘宗迪]“鬼”是人的另一半
   相关链接
·[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吕慧敏 彭尔爱]中西合璧、古今辉映
·[姚慧]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海力波]金液与苏摩:唐代志怪中的印伊文明元素
·[任志强]狐与胡:唐代狐精故事中的文化他者·[张岩 祝鹏程]青岛德式下水道:一则谣言背后的中西想象
·[李新伟]玛雅文明中的月神玉兔·[仵军智]关中西部乡村“母性神”信仰活动考察
·[仵军智]从“过会”看关中西部农村中老年妇女的信仰活动与人际交往·[邵卉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中西戏剧精神与当代戏曲发展的未来走向·[黄鈜]从黎语词汇看黎族社会的发展
·[敖其 宝力格]内蒙古中西部莜麦种植加工技艺变迁·[黎劲]从创世神话看中西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施爱东]从Pigtail到“豚尾奴”:一个辱华词汇的递进式东渐·吕志峰:《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
·[周琳]书写什么样的中国历史?·吕志峰:《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
·[陈虹]中西童话中成长母题表现差异及原因探析·热热闹闹关中西府社火 走乡串户传福拜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